1 / 13
文档名称:

国际经济学.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经济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经济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经济学本文由狗儿追追贡献 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第一节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 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流通领域是财富的唯一来源。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从 15 世纪到 16 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 16 世纪下半期到 18 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 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 而进口则减少财富。总结: 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早期( 14C 末 15C 初— 16C 中):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且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每笔对外贸易都保持顺差,并严格禁止金银货币外流——重金主义、货币主义或货币差额论晚期( 16C 下半叶— 17C 中):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但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总的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且不反对在短期内对个别国家的个别商品的贸易出现逆差, 也不绝对禁止金银出口——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论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绝对利益理论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 年) 又名《国富论》。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以自然条件决定地域分工的绝对成本论。斯密认为, 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他通过对家庭和国家的对比分析来描述国际分工、贸易的必要性, 由此提出他的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原因在于: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结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 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 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关于“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方法: ①劳动生产率, 即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 用产量与这一产量所需的劳动投入量的比率表示。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反之,则处于劣势。②生产成本, 即生产一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量, 用劳动投入量与其投入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率表示。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 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 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 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 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 然后参与国际贸易, 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贸易模式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 进口优势较小的产品。劣势国家出口劣势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与斯密基本相同,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关于“比较优势”的衡量或确定, 主要有两种方法: (1) 相对劳动生产率, 即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可以表述为: 产品 A 的劳动生产率产品 A 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 B)= 产品 B 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2) 相对成本, 单位产品 A 的要素投入与单位产品 B 要素投入的比率。公式可以表述为: 单位产品 A 的要素投入量产品 A 的相对成本(相对于 B) 单位产品 B 的要素投入量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观点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具有普遍意义,对现实具有更强的解释性,它认为一国在产品的生产上不需要有绝对优势, 只要具有比较优势, 就可以在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从贸易中获取利益,但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相对成本——相对利益论的图形分析第二章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