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ppt

格式:ppt   大小:2,295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ppt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6/28 文件大小:2.2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病毒
第二节 亚病毒因子
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病毒是以其致病性被发现的。1886年,德国人麦尔(Mayer)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能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指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
的。1892年俄国植物病理学家伊万诺夫
斯基( Dmitrii Ivanowski )研究了烟草花
叶病的病原,认为它是一种能通过细菌
滤器的“细菌***” ,但他并未深入研究
下去。
第一节 病毒
伊万诺夫斯基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独立进行了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1,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3,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贝杰林克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1931年,德国工程师恩斯特·鲁斯卡(Ernst Ruska)和马克斯·克诺尔(Max Knoll)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使得研究者首次得到了病毒形态的照片。
几乎与比贝杰林克工作的同时,两位德国学者莱夫勒(Loeffler)和弗罗施(Frosch)通过一系列实验又分离出第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的病毒性病原。19世纪的这些发现,为20世纪对病毒的进一步研究以及病毒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193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生化学家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 Stanley)首次提纯并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TMV的结晶及其化学本质的发现是对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巨大贡献,它不仅引导人们从分子水平去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分子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鉴于斯坦利在TMV研究中的突出贡献,194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是病毒学领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自1971年起人们陆续发现了各种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199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提出了病毒命名规则,其主要如下:病毒分类系统依次采用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为分类等级,在未设立病毒目的情况下,科则为最高的病毒分类等级。现在的分类系统将已发现的病毒分为dsDNA病毒、ssDNA病毒、DNA和RNA逆转录病毒、dsRNA病毒、负意ssRNA病毒、正意ssRNA病毒和亚病毒因子等7大类、62个病毒科。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目前对病毒下一个完整、确切及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还不容易。现将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归纳如下:
无细胞构造,一般可通过细菌滤器,故也称分子生物;
其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
活细胞专性寄生,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存在,可形成结晶。生命活动仅是物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
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病毒个体用纳米(nm)来量度。病毒的大小悬殊,直径在10~300nm之间,通常在100nm左右。较大的病毒比最小的细菌支原体(直径200~250nm)还大。最小的病毒比血清蛋白分子(直径22nm)还小。
1. 病毒的大小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及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
成熟的具有侵染力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粒子(virion)。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毒粒子一般为球状、棒杆状、蝌蚪状和线状等多种形态。人、动物和真菌的病毒大多呈球状(如腺病毒、蘑菇病毒),少数为弹状或砖状(如弹状病毒、痘病毒)。植物病毒和昆虫病毒则多数为线状和杆状(如烟草花叶病毒、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少数为球状(如花椰菜花叶病毒)。细菌病毒称噬菌体,部分呈蝌蚪状(T2,T4,λ噬菌体),部分线状(fd、M13等)或球状(MS2、φX174等)
2 . 形 态
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