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慈善事业.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慈善事业.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慈善事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慈善事业内容摘要慈善事业——曾经被我们遗忘的角落, 如今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但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慈善组织是重要的社会再分配和就业渠道, 也是公民社会的整合机制。同时有关慈善组织会计监管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研究这一问题, 通过分析慈善组织结合会计监管的性质对当前慈善中的种种实际情况提出实质性的说明建议, 同时提出慈善组织会计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期望能为我国的慈善组织会计监管实践工作提供一点有益启示, 对我国慈善组织的规范运作及其监管的有效实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慈善组织;会计监管;内部监管;外部监管慈善组织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十九世纪 90 年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在 1994 四月重生,中国慈善联合会依法登记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化的道路。 2005 年9 月,全国各级慈善(总, 协会) 将有 731 个, 占全国慈善总(协)为1个, 省慈善总会(总,协) 30, 当地的慈善机构(总,协) 202 , 慈善协会 499 。我们所有的慈善捐款百万亿年到今天元,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效果并不太理想。 2008 年5月 12 日,汶川地震, 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死亡, 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各种社会捐赠如雨后春笋,据民政部报告,截至九月二十二日 12 ,中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捐赠总额 594 , 61 亿元, 实际信贷资金 594 , 01 亿元, 向灾区捐款共拨款 268 ,8 亿元。这表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结果。全国捐赠热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的钱能真正落实到灾区建设, 应该由谁来运营这些款项, 灾难过后散漫在大街小巷各色各样的慈善捐赠点是否真织究竟谁才真正有合法的地位, 我们的捐款究竟经谁之手才能让我们安心捐赠? 正有资格来募捐, 以救灾之名行募捐之实的诸多机构组在最后的地震中出现的问题, 公众的慈善捐款收集监督——如何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讨论,只有明确慈善组织会计监管,我们可以消除任何威胁来自“后方”的慈善捐赠。近年来, 中国的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越来越关注慈善机构是否, 使用不当, 或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 道德风险进行慈善捐助信心遭受了重创,慈善中国巨大的负效用的可持续发展。韩克庆(2007)[1] 认为,现阶段中国慈善组织的发育主要是以下几种: 一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拉动;二是由下而上的社会力量的发育; 三是由外而内的外部推动。在慈善贡献出现各种问题, 最重要的原因是, 中国的慈善组织的内部和外部会计监管机制失范, 由于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管机制, 导致失去信誉, 而信誉是生命和慈善的灵魂。为了保证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提高人们的慈善热情, 加强慈善组织会计监督势在必行。(二)研究的意义慈善性组织是指那些经营目的在于社会公共利益而非谋取个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 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周秋光、曾桂林( 2006 ) [2] 把慈善表述为:“慈善既是一种动机, 也是一种观念; 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种事业”。慈善性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鉴于此, 对慈善组织的会计行为实施监管显得越来越重要。邓国胜(2006)[3] 从慈善组织内部的建设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织和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 研究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法,同时也对慈善组织成长环境进行研究, 积极探讨慈善组规环境。首先, 应当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拓宽信息公开渠道, 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其次, 税制的慈善组织的完善, 充分发挥监管和激励与税收对慈善组织的作用。最后, 应该完善慈善的监督机制。该慈善组织成立时, 它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的建立, 会计监督机制, 对慈善组织的资产的有效监和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的会计监督,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慈善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提高政府对慈善组织监管重视度,使慈善事业(捐赠的慈善活动,活动执行)安全顺利进行, 从而达到慈善的目的。二、慈善组织会计监管的概述(一)慈善组织的界定及特点 1 、慈善组织的界定慈善组织的设立既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法人和非法人团体,李芳( 2008 ) 提出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慈善性公益法人的设立、运营和监督的问题。我国大陆地区由政府设立的慈善组织更是占慈善组织的大部分, 是慈善活动的主导[4] 。慈善是一种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对非营利组织实施“承担民事义务的根据是独立的慈善法, 以慈善为目的, 以帮助者。作为现代公益活动最重要的主体, 慈善组织致力于慈善事业, 为捐赠人和受益人( 接收者) 的中介, 物业将收集到的捐款,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