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成长》之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长》之读后感.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21/6/2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长》之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长》之读后感(精选多篇)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第一篇:《成长》之读后感
  凌志军集之《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在零星的时间内,我总算读完了。
  回头看些观点,其中关于中国未来成功人士应该遵循的“e学生成长方案”确实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过,在细细思考下去,其实就是我们多年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
  在中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仍然在走着应试教育之道。尽管很层面上的有志之士在不断地反思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他们也提出来了不少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其中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上进行了很多有力的论证。但是,我们现在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又有多少学校改变了呢?蚍蜉撼大树矣!凌志军当然也看到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弊端,洞悉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可能也像我们一样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作出必要的改革,而通过写作来唤醒大家对教育的思索吧。他的努力值得肯定。毕竟这也是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有的思量和探索。
  退一步讲,现在来看看凌志军的孩子,他们的读书环境是不是很呢?尽管我不知道,但是,不用想都明了,在中国传媒界有一定声誉的作家的孩子绝对在不一般的小学、初中读书或是读过书。中谈到我们的学校有时候并不那么重要,你看看那些微软小子有很多人就没有在很的初中或是高中读过书。他们中很多人在大学时代有过迷茫,直到研究生阶段,遇到一位良师,或是对自身的反思才有了以后的改变,进而有了今天的成绩。不过,我想凌志军不会冒着这样一个险,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中的观点是从众多成功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当然,这些观点确实是对他们成功的注脚。然而,研究了微软小子的成功,我认为只是其中一方面。中国现在需要不只是一些科学家,我们需要的“能够奋战在各个战线上的精英”。就像我们的西部大开发,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解决贫富差距的一个根本性途径。那么,像微软小子一样有高智商的人能够在西部的热土上挥洒汗水,奋斗一生吗?这样的土壤适应他们吗?显然有很多人就不是。他们是科技的骄子,需要的是施展高科技才华的舞台。至少在西部的很多城市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像中有段独白,我们的很多教授忙着跑项目资金,哪有这么多时间来辅导学生呢?!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需要的更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实干精神、有政治眼观和经济头脑的人。也许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企业家大于科学家。至于那些科技之子在这样的土壤上即使发了芽,也难长成参天大树。
  那么,读到这里的话,我还是对凌志军的很多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可是,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科学家,我们还需要其他人才。就像农民,也有具有经商头脑,具有科技眼观的农民吧。
  从凌志军的观点中,我学会的是反思。以前很多时候,没有反思精神了,就有了迷茫不知道可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了。现在的我至少知道我自己想干什么,还在不断的摸索能够干什么。这样,我是快乐的。
  凌志军还用很多的事例教会了我去不一样地生活,教会我去做心之所向的事情。这个真的是相当重要的启示。
  感谢凌志军。
  第二篇:如何推动下属成长之读后感
  如何推动下属成长之读后感
  一:目前工作中存在问题
  1 我们提出产品能力需求,谁对车间能力是否达到要求负责?按理说应该是车
  间主管,但是往往以人员设备等原因暂时达不到,我们只能妥协,催设备|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才能用,缺少长远规划。
  2 外贸部分精拉管原材料质量问题,现在急需解决,现在基本上来了料就试验。
  合格入库,不合格再来再试验,但是有时来了1次还能干成,质量不稳定。 3 技术部所搭精拉管bom跟实际不符,更准确的说采购买不来,就老代料。 4 年初包装原材料备货不及时,
  份部分石墨模具缺货。
  5 各车间针对设备或人员出现问题缺少应急方案。
  6 外贸钻头产品总数没多少,但是比较零散,不组织。
  7 各个库房的产品数量有的不准,影响计划。
  二:工作中的改善建议
  1 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没有明确责任?所以明确责任是第一要务。明确责任
  后要有奖惩,并严格的执行下去。
  2 针对小批量外贸钻头产品,建议成立中试车间,经过工艺和批量验证后再在
  机加生产
  3 供应跟技术部协商,使 bom更接近实际生产。
  4 每年11月份就得考虑备货问题,特别是原材料,还有新产品明年推广计划
  等等。
  5 运用“1点课程”使业务标准化,每年轮岗,使每一个岗位都有业务“替补”。 6 库存准确是转计划的基础,特别是外贸的有可能差1只还得再生产,每周得
  抽查1次,定期公布。
  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事之间应加强交流,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