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推拿常用诊断方法—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推拿常用诊断方法—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推拿常用诊断方法—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推拿常用诊断方法—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推拿常用诊断方法— 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 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就算是一坨屎, 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推拿常用诊断方法—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 2009-3-9 11:13 推拿治疗在临床上最多应用的还是颈、肩、腰腿疼痛和四肢骨关节、肌肉、神经等病变, 为了杜绝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 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并融为一体的。通过此方法可以排除炎症、肿瘤等各种非推拿治疗适应证的疾病。而且还能使疾病得到明确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由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甚多,医学科学又是日新月异地发展, 本书重点介绍四肢骨关节和脊柱最基本而又是最实用的物理诊断方法。◆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肩关节】 1. 望诊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丰富,所以望诊时必须两侧对比检查。检查时两肩一定要裸出, 对比两肩外形是否对称, 高低是否一致, 有无畸形、肿胀、窦道、肿块及静脉怒张、有无肌肉萎缩等情况。正常肩关节外形为浑圆形, 若三角肌膨隆消失,呈“方肩”状, 多提示有肩关节脱位或三角肌萎缩。若肩肿高耸, 多为先天性肩肿骨高耸症。除静观外, 还要视其动态情况, 嘱患者做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观察有无活动障碍及其异常活动,如前锯肌瘫痪向前平举上肢,可出现“翼状肩胛”。 2. 触诊首先要知道在肩部有几个骨性标志。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是肩峰; 其下方的骨性高突处是肢骨大结节; 肩峰前方为锁骨外侧端;锁骨中,外 1/3 交界处的下方一横指为喙突。还要检查局部皮肤温度,有无肿胀,如系肿物,要检查其硬度,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何。要仔细地寻找压痛点, 肩关节周围常见的压痛点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压痛点在结节间沟;冈上肌腱损伤, 压痛点局限于大结节的尖顶部; 肩峰下滑囊炎, 压痛点局限在肩峰部。除压痛外应检查肩关节有无异常活动, 如肩锁关节脱位时, 当按压锁骨外端, 可有弹性活动。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 可在结节间沟触及肌腱的弹跳。 3. 肩关节活动度检查要注意其运动方式,幅度,有无疼痛、受限, 尤其注意其肩肿骨的动态; 避免肩胛骨一起参与活动而造成的假象活动度。肩关节的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 90° ,前臂指向前方。关节活动度: 前屈: 70°~ 90° 后伸: 40° 外展: 80°~ 90° 内收: 20°~ 40° 内旋: 70°~ 90° 外旋: 40°~ 50° 上举: 160 °~ 180 ° (是前屈、外展和肩肿骨旋转的复合动作) 4. 特殊检查(1 )搭肩试验: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时,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粘连。(2 )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嘱患者屈肘并做前臂旋后动作, 检查者给以阻力, 如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 则为阳性, 表示肢二头肌长头腱鞘炎。(3 )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肽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之内侧。用直尺的边缘贴在上臂外侧, 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 另一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肘关节】 1. 望诊首先观察有无畸形。正常肘关节伸直时,有 5°~ 15° 的携带角。一般女性比男性要稍大。若大于此角度称之为肘外翻;若小于此角度称之为肘内翻。肽骨髁间骨折、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脱位等未经整复时,均可见到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