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麻子仁丸详解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4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麻子仁丸详解PPT课件.pptx

上传人:12345 2021/6/28 文件大小:1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麻子仁丸详解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麻子仁丸
【异名】麻仁丸(《类证活人书》卷十五)、脾约麻仁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泻下剂-润下
【方歌】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
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第1页/共12页
麻子仁丸
〖方源〗《伤寒论》:“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yìng 古同“硬”,坚。 古同“鲠”,哽塞。),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组成〗麻子仁 二升[500g]芍药 半斤[250g]枳实 半斤,炙  [250g]
    大黄 一斤,去皮 [500g]  厚朴 一尺,炙,去皮 [250g]
    杏仁 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25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改汤剂煎服)。
第2页/共12页
方解
君 麻子仁 润肠通便
  ┌杏仁  降气润肠
 臣┤
  └芍药  滋阴柔肝,肝木得养,不克脾土,脾得健运
┌枳实  消痞破结
 佐┤厚朴  下气除满
  └大黄  通下行便
使 蜂蜜  润燥滑肠
第3页/共12页
脾约
成无己说:“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伤寒明理论》)
第4页/共12页
趺阳脉
又称冲阳脉。切脉部位之一。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
趺阳脉最早出于《伤寒杂病论》。现行版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对趺阳脉的论述达29处之多(包括伤寒论条例辨脉、平脉篇)。对主病、主症、病机及治法方药有部分的阐述。晋王叔和《脉经》中亦有论及多处,下此以往少闻。仲景在原序中郑重指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夫欲死别生,实为难矣……。”对那些马虎草率诊视病人的不良医疗作风给予严厉的批评。可见古人对趺阳脉的切诊是重视的。古人切得趺阳脉时谓:“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而当治也”(注:木刻本濒湖脉学,辨生死脉诀歌注解文。)更加证实了趺阳脉的诊断实用价值。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中所说的“ 三部”脉之一,“三部”是指“人迎”(结喉旁颈总动脉)“寸口”(腕部桡动脉) 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
第5页/共12页
文献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记载之麻仁丸,条文基本相同,药物组成与用法同,但枳实量用一斤,且未注炙与不炙,主治亦同。
《医方考》:“伤寒差后,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难者,主此方以通肠润燥。枳实、大黄、厚朴,承气汤也;麻仁、杏仁,润肠物也;芍药之酸,敛津液也。然必胃强者能用之,若非胃强,则承气之物在所禁也。”
第6页/共12页
文献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下法不曰承气,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而后以枳朴大黄承气法胜之,则下不亡阴。法中用丸渐加者,脾燥宜用缓法,以遂脾欲,非比胃实当急下也。”
第7页/共12页
药理作用
主要有致泻,缓解平滑肌痉挛,降压,降血糖等作用。
缓解平滑肌痉挛:白芍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亦有镇静镇痛等作用。
降压:火麻仁可使麻醉猫,大鼠血压显著下降,而对呼吸、心率无影响。
降血糖作用: 麻子仁丸对STZ大鼠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提示本方可以调节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高血糖。麻子仁丸可以改善STZ大鼠的血脂水平,提示本方可以调节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麻子仁丸可以改善STZ大鼠的肾功,尤其是可以降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提示本方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第8页/共12页
不良反应
过量中毒:由于火麻仁中含有毒蕈(muscarine)及胆碱等,如大量食入(60-120g)可致中毒。除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外,重者常见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据临床报道,上述病变是可逆的,预后良好。
第9页/共12页
运用
茅氏用麻子仁丸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良好。临床治疗5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麻子仁、制首乌、决明子、生黄芪、绞股蓝各30克,生白芍、枳实、厚朴、杏仁、泽泻各10克,参三七、大黄各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烟酸肌醇酯片,每次 ,每日 3次。结果:治疗组显效 28例,有效 16例,无效 6例,总有效率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