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18怀疑与学问3PPT教学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22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8怀疑与学问3PPT教学课件.pptx

上传人:12345 2021/6/28 文件大小:2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8怀疑与学问3PPT教学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顾颉刚 (1893—)
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建国后,任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
第2页/共16页
资料链接
关于文中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
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曾和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张载(1020-1077)北宋理学家。曾任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
第3页/共16页
戴震(1723-1777),清代思想家、学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 》。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卓然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了理学家。所谓“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朱熹(1130-1200),即文中的“朱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力学体系,也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影响。
第4页/共16页
虚妄( ) 墨( )守 譬( )如
懒惰( ) 塾( )师 停滞( )
盲 ( )从 颉( )

一、




wàng
mò
pì
duò
shú
zhì
máng
jié
第5页/共16页
虚妄:
墨守:
不攻自破:
辨伪去妄:
流俗:
停滞:
大儒:
没有事实根据的。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辨别虚假的,去除不合理的。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惯(含贬义)。
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第6页/共16页
思考题一: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题二: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三: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四: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论证?
思考题五: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第7页/共16页
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分两个部分:
一(第1、2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二(3—6段)证明中心论点。
第一层(3-5):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二层(6):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8页/共16页
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引用名言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返回
第9页/共16页
怀疑与学问
中心论点:
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分论点: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法
证明
返回
第10页/共16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