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doc

上传人:蓝天 2021/6/29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
【摘要】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村落建筑、村落形制等物质文化遗 产,也是保护与村落形成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是保护民间非物质 文化遗产和村落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自然环境;民族风俗;村落保护;调查
中图分类号:TU984. 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500 (2013)
11-0007-01
一、传统村落的历程
20世纪初以来,现代化进程的负面造成了生态环境与资源的问题,在 古村落现状堪忧的情况下,一些民间文化的专家学者保持着学术的清醒和 文化责任感,发挥知识分子的先觉性,早在“城市化改造”、“新农村建设” 时期就鲜明地提出了古村落保护的概念。
20世纪中叶,国际学术界开始对古村落关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先后公布了《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和《关于乡土建筑 遗产的宪章》等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将 34处村和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80年,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教授阮 仪三先生主持开展了 “江南水乡古镇调查研究及保护规划”,揭开了对我 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古村落”文化研究开始,建筑领域、地 质领域、规划领域、旅游领域的学者从民居建筑、村落环境、文化空间、 旅游开发等多个角度对古村落进行研究,大大推进了各地村落历史文化环 境的保护工作,一批古村落中保护较好的乡土建筑也先后被列为市级、省 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21世纪,随着2000年“皖南古村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关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 明确规定。同年,由中冯骥才先生发 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山西晋中市榆次后沟村开展了村落 民俗考察活动,同时制定了有关古村落认定标准的“普查提纲”,开辟了 学术界对古村落价值认定标准的理论研究。2003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 局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 纪念意义、能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 镇,分期分批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已分四 批公布了 108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陆续公布,标志着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得到政 府、学界的高度重视。2006年4月27日“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 高峰论坛”在浙江名镇西塘召开,来自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各地致力于中国 古村落保护的代表共同探讨古村落保护的价值、意义、途径、方法、手段 和目的,以及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和使命。并为此发出开展古村落保护的《西 塘宣言》。
二、案例分析之酉阳县调查
酉阳县后溪镇河湾山寨地处后溪镇东南部,距县城91公里,距离国 道319线59公里、渝湘高速公路70公里、渝怀铁路酉阳站57公里。全
村幅员面积15. 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715户,总人口 2749人。 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8%。
全村平均海拔350米,地形以浅丘为主,该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森林覆盖率达42%,北有三?山,南临秀山石堤镇,位于酉水河国家湿地公 园腹心,村内有最美河湾古寨,十里长潭秀丽风光,民风淳朴,民俗文化 氛围浓厚,令游客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