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c正常心电图实用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721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正常心电图实用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6/29 文件大小:7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正常心电图实用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页/共40页
(一)心率的测量
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即:
H(心率)=60/(R-R)
心律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来进行测算。还可采用查表法直接读出相应的心率数。

第2页/共40页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应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准。测量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统一采用QRS起始部水平线作为参考水平。如果QRS起始部为一斜段(例如受心房复极波影响,预激综合征等情况),应以QRS波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测量正向波高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形的深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底端。
第3页/共40页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测量P波和QRS波群时间时,应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始点内缘测量至最晚的P波终点内缘以及从最早QRS波群起始点内缘测量至最晚的QRS波群终点内缘;P-R间期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第4页/共40页

如果采用单导联心电图记录,仍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P波及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个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采取12个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一般规定,测量各波的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见下图示)
第5页/共40页
第6页/共40页
(四)平均心电轴
1、概念: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平均QRS电轴,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它是空间的,但心电图学中通常所指的是它投影在前额面上的心电轴。一般采用平均心电轴与Ⅰ导联正侧段之间的角度来表示平均心电轴的偏移方向。除测定QRS波群电轴外,还可用同样方法测定P波和T波电轴。

第7页/共40页
2、测定方法:
(1)目测法:根据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测量:
Ⅰ导联 Ⅲ导联
↑ ↑ 不偏
↑ ↓ 左偏
↓ ↑ 右偏
↓ ↓ 重度右偏(见下张图示)
第8页/共40页
第9页/共40页
(2)坐标法:分别测算Ⅰ、Ⅲ导联的QRS振幅的代数和,然后将这二个数值分别在Ⅰ导联及Ⅲ导联轴上作垂线,求得两条垂直线的交叉点。电偶中心0点与该交点相连即为心电轴,该轴与Ⅰ导联轴正侧的夹角即为心电轴的角度。
第10页/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