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6/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黑龙江省旅游局当前位置: 政府公告/黑龙江省旅游局关于印发《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黑龙江省旅游局关于印发《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表时间] 2010-4-6 各市( 行署) 旅游局(委), 省森林旅游管理局、省农垦总局旅游局: 《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业经省旅游局局务会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学****抓好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我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优势突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科普展示、乡村休闲度假、农家乐等形式的新农村旅游符合我省的省情, 发展潜力巨大。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一种新业态, 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满足城市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是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是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农村就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是打造“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重要内容。同时, 对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 宣传文化和生活吸引, 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 丰富和优化我省旅游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推动我省新农村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重点旅游城镇建设座谈会精神为指导,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以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 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 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 从我省农业地区的实际出发, 培育一批民俗特色浓郁、服务质量规范的民俗旅游接待户,围绕大中城市和农垦垦区、森工所属林业局,积极推进旅游名乡(镇) 、旅游名村建设,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新产品, 普遍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带, 使乡村旅游成为拉动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丰富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的内容和产品体系, 充分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旅游开发主体、建设主体、服务主体、受益主体的作用, 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农业地区有效就业,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在发展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统筹推进”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发挥乡村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部门联动、多方投入、市场运作”,始终按旅游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优化乡村旅游环境, 促进各地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农旅结合、城乡互动、以旅促农、以旅游强农的新格局。二是坚持“以农为本、自主自愿”的原则。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农”字当头, 坚持以农为本, 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但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把农民受益与否作为衡量发展乡村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 自始至终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保持农村旅游发展多样性。三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各级党委、政府抓乡村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导相结合。政府主导的方面主要是在乡旅游规划和产业布局方面。在引导中要重点加强服务,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在扶持政策、公共设施、引导资金、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四是坚持“保护耕地、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保护和集约利用土地,严禁出现乱占和浪费耕地的现象, 坚持“保护第一, 开发第二”的原则, 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着重生态环保和文化遗产保护, 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乡村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有效传承。坚决避免盲目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五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 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加强分类指导, 引导个性化发展, 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形成丰富多彩的发展格局。六是坚持“市场导向、产业运作”的原则。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 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 同时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按照运行市场化、要素规范化、经营规模化和营销网络化的方向,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