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3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6/29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页/共20页
1.这首词中“_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 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有词评家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无眠
人生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①词人借与明月对话,探讨人生意义(或抒发人生感慨),富有哲理;②整首词的意境豪放而开阔;③情感多变,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④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⑤语言如行云流水。
第2页/共20页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3页/共20页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解释诗句蕴含的哲理。 5.请简要分析尾联在表现诗歌主旨方面的作用。
示例: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蕴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与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第4页/共20页
(三)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5页/共20页
6.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
运用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行路难,行路难”是反复,“歧路”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怅惘的心情和对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
第6页/共20页
(四)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7页/共20页
8.诗歌首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相聚不易,别离更难,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难过、悲伤之情。
用“春蚕”“蜡烛”喻人,以春蚕吐丝到死,蜡烛烧成灰始干的现象,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也常用来歌颂默默奉献的精神。
第8页/共20页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融情于景,两个“难”字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描写的画面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烧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C.颈联“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虽别,但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D
第9页/共20页
(五)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10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