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基坑监测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坑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Duan700507 2021/6/2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坑监测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基坑监测方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方案编制的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
8、相关设计图纸及岩土勘察报告
三、基坑监测内容
基坑监测主要内容如下:
1、基坑边坡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
2、冠梁顶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检测
3、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4、巡视目测(观测裂缝,包括周边建、构筑物与支护体系;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排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是否有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有无变化)基坑开挖期间每天进行现场观测1次,开挖至底部及浇筑承台期间3-5天进行现场观测。
5、变形观测的水准点、水平位移基准点校核
(视情况而定、一般30天联测1次、基坑开挖前测读2次)
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基坑监测质量及观测密度的前提下,实际观测点数及观测次数将根据当前基坑实际施工进度进行适当调整,若变形较大或监测值异常紧急情况下,将加大、加密观测次数。一般条件下,观测次数将会超过预计观测次数。
具体监测部位、数量需要以监测点位布置图的形式呈现。
四、监测目的与原则
在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提出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信息:基坑周边边坡的沉降和边坡水平位移;并就其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及时更改原设计以达到安全且经济之最终目的;施工单位可掌握工程的安全性,并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缺失加以改进,以监测信息指导施工的速度、顺序等,即以监测的信息指导施工。
本次基坑监测将遵循如下原则:可靠性原则、多层次原则、重点监测关键区原则、方便实用原则及经济合理原则。
五、各监测内容技术要点
根据以上本工程实际情况概述、《技术规定》及监测的基本原则,本次监测采取的各监测方法分述如下:
1、边坡坡顶及冠梁顶竖向位移监测
基坑周边边坡及冠梁顶的沉降观测是基坑监测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各观测点布置应以全面查明边坡及冠梁顶在全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边坡及冠梁顶观测点分别以φ14的膨胀螺栓布设在基坑。其位置见监测点点位布置图。
本工程沉降观测拟使用精密光学自动安平水准仪和铟瓦水准标尺,在降水影响范围外布设3个水准基点,按一等水准测量要求方法施测,沉降观测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方法施测。每次施测前要检查、校正i角;每次观测要采用仪器设备、测站线路、观测人员“三固定”的方法借以提高观测精度;每次观测还应注记基坑施工进展、天气情况,并绘制观测点位置平面图;每次观测采用附合或闭合线路施测并当场检查,观测结束后采用计算机算出每个观测点的观测值。
2、边坡坡顶及冠梁顶水平位移监测
边坡坡顶及冠梁顶水平位移观测,拟采用经纬仪视准线法观测围护体系顶部的位移量(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沉降观测点合二为一)。即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