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病名
第1页/共16页
二、诊断
第2页/共16页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且腺管开口排出不畅,称为前庭大腺炎。中医根据阴户肿胀、结块疼痛、溃烂等特点,归属“阴肿”、“阴疮”、“阴痛”等病的范畴。
第3页/共16页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症状:炎症多为一侧,初起时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便。
(2)妇科检查: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患侧前庭大腺开口处有时可见白色小点。当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脓肿直径可达3-6cm,局部可触及波动感。
(3)辅助检查:血常规+CRP升高。
(一)疾病诊断
第4页/共16页
(二)证候诊断
第5页/共16页
(二)证候诊断
1、热毒蕴结证
主症:外阴一侧红肿疼痛,灼热结块,拒按难忍,破溃溢脓,带下量多,色黄臭秽。
次症:恶寒发热,口舌咽干,心烦易怒,便秘尿黄。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第6页/共16页
(二)证候诊断
2、寒凝瘀滞证
主症:外阴一侧肿胀结块,经久不消,疼痛缠绵,皮色不变。
次症:畏寒肢冷,便溏。
舌脉:舌质胖,苔薄,脉细缓。
第7页/共16页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
(二)西医治疗
第8页/共16页
(一)中医治疗
1、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推荐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金银花10g 赤芍15g 乳香10g 没药10g
当归尾10g 天花粉10g 甘草6g 穿山甲6g(先煎)
陈皮10g 防风10g 贝母10g 皂角刺10g
白芷15g
第9页/共16页
(一)中医治疗
2、寒凝瘀滞证
治法:温经散寒,化湿涤痰,合营散结
推荐方药:阳和汤加减
麻黄6g 熟地黄15g 白芥子10g 炮姜炭10g
肉桂6g 鹿角胶10g 甘草6g
第10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