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力》
一、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如磁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
变)。
注: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速度大小的改变或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牛(N ) (手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
定义: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测力计 分类 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⑴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
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
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⑵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
(3)画法:a 确定力的作用点,b 确定标度或长短,c 明确力的方向(箭头),d 在箭
头处标明力的符号和总量。
:
⑴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
合力。
⑵二力合成:求两个力合力。
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口诀: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
①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 合=F1+F2
②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
相同。F 合=F1-F2
二、弹力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产生条件:,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a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b 调零,(看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
c 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d 正确读数和记录。
三、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 。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注: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g=: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粗略计算时 g=10N/kg
: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检查墙面等物体是否竖直。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垂法确定。
注: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两种观点:(1)运动要靠力来维持。(X) (2)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探究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