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即事感怀诗40224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4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即事感怀诗40224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6/30 文件大小:1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即事感怀诗40224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1页/共16页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第2页/共16页
白雪歌送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第3页/共16页
即事感怀——送别诗鉴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上片写友人一路的美丽山水,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①比喻新奇:将山水比喻成女子的眉峰眼波。
②想象别致:将春具象化,想象友人在江南遇上春天,和春天住在一起。
③一语双关:眉眼盈盈之处,既指山水之间,也暗指友人翘首以盼的妻子;“赶上春”既指赶上现实中的春天,也指赶上家人团聚、前程美好的人生之春。
第4页/共16页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
①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离别之愁。②在一曲送别歌之后,友人乘着船只在湍急的江流中快速离开,描写了送别时人欲留而江不留的场景。③三四借景抒情,日落时分,漫天风雨,渲染出凄凉悲切的气氛,让酒醒之后发现友人早已远去的诗人惆怅万分。④通过写离别的急促和离别之后的凄清景色表达诗人离别的愁绪。
①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②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优美的景物与诗人送别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是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诗人离别之愁也越显得深重。
第5页/共16页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①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②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①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②上片“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③让抽象的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显得更为形象生动,真挚感人。
第6页/共16页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第7页/共16页
即事感怀——思乡怀人诗鉴赏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