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概念及特性
形成及来源
主要指标及处理难点
国内外处理现状
MBR工艺的应用
垃圾
渗滤液
content
第1页/共34页
垃圾渗滤液的概念及特性
概念
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成份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氨氮、重金属离子以及致病菌等。
特性
,水质复杂。
,变化范围大。
。产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明显大于旱季。
由于垃圾填埋场是一个敞开的作业系统,所以填埋场中的自然降水为垃圾渗滤液来源的主要部分,因而垃圾渗滤液的产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明显大于旱季。
第2页/共34页
4. 金属含量高。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国内垃圾不像国外某些城市那样经过严格的分类和筛选,所以国内外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有差异。其中铁浓度可高达2050mg/L, mg/L,锌的浓度可达130mg/L,钙的浓度可达4300 mg/L。
。
高氨氮浓度是城市垃圾渗滤液的重要水质特征之一,随着垃圾填埋年数而增加,可以高达1700mg/L,渗滤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存在,约占TN的70%~80%。
。
对于生化处理,污水中适宜的营养元素比例是BOD5:N:P=100:5:1,而一般的垃圾渗滤液中的BOD5:P大都大于300,与微生物所需的磷元素相差较大。
卜琳.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第3页/共34页
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及来源
形成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和降水渗流作用,会产生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及垃圾渗滤液。垃圾填埋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垃圾中的有机物经过好氧反应和厌氧反应产生降解。垃圾降解后生成的无机物以及垃圾中的可溶污染物,大量进入垃圾渗滤液中,这就使得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极高。产生渗滤液的同时,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也会在雨水的淋溶作用下进入渗滤液;垃圾降解产生的CO2溶于垃圾渗滤液以后会使垃圾渗滤液偏酸性环境,这种酸性环境使得垃圾中不溶于水的碳酸盐、金属以及金属氧化物等无机物发生溶解,继而使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种类繁多且含量超标的重金属类物质。
第4页/共34页
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进水量变化大,并且变化无规律性。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⑴ 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雪、霜、雹等。降雨的淋溶作用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⑵ 外部地表水的流入。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⑶ 地下水的渗入。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⑷ 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⑸ 垃圾填埋后,微生物厌氧分解产生的水。
卜琳.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第5页/共34页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指标
指标
⑴ 色度:颜色呈淡茶色或是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较浓的腐化臭味。
⑵ pH值:填埋场初期pH值为6~7,呈弱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pH值可以提高到7~8,呈弱碱性。
⑶ BOD5:随着时间和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渗滤液中的BOD5也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此时BOD5多以溶解性为主,随后此指标开始下降,到6~15年填埋场稳定化为止。
⑷ COD:渗滤液的生物降解性可用BOD5/COD之比来反映,当BOD5/COD﹥;当BOD5/COD﹤,渗滤液难于生物降解。当BOD5/,表明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开始生物降解;对于成熟的填埋场,~,其中常含有不易生物降解的腐殖质和富里酸。
第6页/共34页
⑸ TOC:浓度一般为265~2800mg·L-1。BOD5/COD可反映渗滤液中有机碳氧化状态。填埋初期,BOD5/COD值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填埋场趋于稳定化,渗滤液中的有机碳以氧化态存在,则BOD5/COD值降低。
⑹ 溶解性总固体:渗滤液中溶解固体总量随填埋时间推移而变化。填埋初期,溶解性盐的浓度可达到10000 mg·L-1,同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