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 21世纪,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二、基本规格要求知识结构: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测量与控制、电子、光学、机械学;必要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应的实验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和听、说能力。课程结构: 前三年以大平台结构按学科、课程相互联系设置相应课程,每学期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原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网络结构。主要教学环节分为六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必修课) 、学科基础课(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校级选修课) 、学科专业课(选修课) 、实践课和第二课堂教育课。专业知识在第七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毕业设计类型进行选修,对专业选修课提倡跨学科,跨专业方向选修,形成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对选修课设最低学分要求,但可不受上线限制。能力结构: 应具备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素质结构: 政治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事业心、责任感、献身精神、敬业精神、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业务素质: 突出“光、电、机、算(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控制技术特色,要求学生在业务上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综合运用光学、电子、机械、计算机、检测和控制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工程训练,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以及课外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磨练意志,增强体质,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应紧张的大学生活;而且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心理素质: 教育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 以健康正常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社会和人生,逐渐走向成熟。三、标准学制四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五、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测控电路、C程序设计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光学、传感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信号与系统、测控技术与系统、工程力学、精密机械设计、测控仪器设计等。六、集中实践环节安排内容与要求名称学期学分周数内容、要求金工实习 233 见院意见中说明电工电子工艺实习 422 见院意见中说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522 该课程设计是在电路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 进行一类典型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以提高学生进行电路设计以及综合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精密机械课程设计 622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