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梁式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侧向
刚度比的合理值探讨
第24卷第4期
2005年12月
南昌工程学院
JournalofNa 眦 Hang] 11 ~ tuteO fTechnolo gy
文章编号:1006—4869(20 晒)o4—0016—04
梁式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
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值探讨
杨维汉,桂国庆2,熊进刚2
(,,江西南昌
330029)
摘要:用PKPM软件研究粱式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的上,下侧向刚
度比的合理取值,通过分析不
同刚度比对结构内力和侧移的影响,得出了该体系在非抗震设防和7度(
震设防情况下侧向刚度比的舍
理取值.
关键词:粱式转换层;异形柱;框架结构;侧向刚度比 中图分类号::A
wi II ISpecial-ShapedColumnsofBeamStyleTransferStories
YAN ,GUIGuo一qi, 〜
(,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99,Chi na;
,NanchangUniversity,Nanchang330029,China)
——
sh^pcacolumnsofbeamstyle
tl^ ernal
fbrceandsideswaya 】
/^nessinnonseismicand70classesofseismic
measure () isdetermined.
Keywords:beamstyletransferstory;special —— ——
shapedcolumn;framestructure;ratiooflateralstiffhess
1概述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梁式转换,厚板式转换和桁架式转换三种基本类型, 由于梁式转换受力
相对简单,明确,施工方便,混凝土用量少,造价低,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 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结
构形式,本文讨论的工程为梁式转换.
为了防止由于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发生突变,导致结构转换层的内力变得复杂,文献
[1]规定,当底部大
空间大于1层时,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于1,非抗震设 计时不应大于
2,;文献[21规定,当底部大空间大于1层时,转换层上部结 构与下部结构的侧
向刚度比宜接近1,,各柱自 身刚度加大,使结构总
体刚度加大;各柱之间框架梁长度减小,使结构整体性加强,空间整体性增大,从而 使结构自振周期变短,
收稿日期:20015 一 01—05
作者简介:杨维汉(1976 —),男,江西萍乡人,硕士.
第4期杨维汉,等:粱式转换层的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值探讨
17
地震作用力加大,于传统的矩形框架结构体系有了较大的不3,4].因此,对带梁式转 换层混凝土异形柱
框架结构体系如套用文献[2]的规定, 础,根据工程实际中异
形柱结构体系的建筑平面布置特点来设计不同的计算模型,用PKPM进行分析来
讨论侧向刚度比的合理
取值.
PKPM是应现代多,高层建筑发展要求为多,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而研制的空间结 构有限元分析软
件,适用于多层砌体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一剪力墙,剪力墙,异形
柱框架,复杂高层结
构,以及高层钢结构或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考虑了多,高层建筑中多塔,错层,转换
层及楼板局部开大洞
等特殊结构形式;可以完成建筑结构在恒,活,风,地震力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动力分
析及荷载效应组合计
算,可以进行活载布置计算,并可将上部结构和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