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1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7/2 文件大小:1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生态绿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实践意义
人居环境
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也是人类藉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的各项生态因子,都直接受到人类活动参与的影响,是人类生存行为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的空间构成又可分为生态绿地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生态绿地系统是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培育和经营的、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产出的各类绿地的集合。是以自然要素为主体,以利用自然为目的而加以开发,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新鲜的氧气、清洁的水、必要的粮食、副食品和游憩场所,并为人类的科学文化发展和历史景观保护等方面起到承载、支持和美化的作用。
第1页/共9页
第四章生态绿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实践意义
生态绿地系统空间构成的理论框架及系统定位
地球生物圈:自然生境和人居环境
自然生境: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
人居环境:生态绿地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
生态绿地系统: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水域绿地
人工建筑系统:基础设施(道路、广场;桥梁、隧道;水坝、电站)实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农用建筑、军事建筑)
第2页/共9页
第四章生态绿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实践意义
三、我国城乡生态绿地系统的现状和危机
1、由于城镇急剧扩张造成耕地面积锐减,农业绿地的生产效益降低。
1949年,,,。此后由于基本建设用地大大超过开荒造田面积,耕地逐处减少,1978-1987年间共减少耕地5251万亩,近年来每年平均减少耕地800万亩,1992年占用耕地1400万亩,1994年减少耕地600万亩,1995年减少耕地583亩,2000年减少耕地1亿亩左右,。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只能不断提高单产量,造成过度耕种土壤退化。
第3页/共9页
第四章生态绿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实践意义
2、乡村工业无序发展,将原来相对集中于城市的污染源带到农村的各级村镇,从而扩散为交叉性大面积污染。不少地区的土地污染强度,已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在粗放的、急功近利的生产和管理下愈演愈烈。
中国环境科学院1987年的一项研究估计,我国的城市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358亿元(包括大气、水污染、农药污染及废渣占地给工农业和人民健康带来的损失),每年因生态破坏造成农业、草场、森林和水资源等方面的经济达499亿元。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1994年3月15日公布,我国每年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元。“生态赤字”远比财政赤字影响长远,它将危及后人的生存和发展。
第4页/共9页
第四章生态绿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实践意义
3、城郊农业绿地大量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城郊的大量农田被各类开发区占用,多数农民不得不弃农经商,迫使一些城市政府以行政手段强制实施“菜篮子工程”并增加了进口粮食的数量。
4、城市园林绿地数量减少,人均指标低,而且常被非法侵占。
随着搞活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不顾大局、缺乏远见的单位和个人侵占绿地搞其它建设以谋取经济利益。
第5页/共9页
第四章生态绿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实践意义
5、森林减少,草原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