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口语教学何去何从.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口语教学何去何从.doc

上传人:1650986**** 2021/7/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口语教学何去何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口语教学 何去何从
——由一个插班生引发的思考
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万颖锐 **********
学期伊始,二年级来了一名13岁的插班女生张某,聪明可爱,能用简单的语言跟老师交流。她妈妈介绍说张某已经在聋儿学前语训中心上了六年,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但文化课非常差,所以转学过来。
接下来张某的妈妈反复表达着自己的担心:听说特教学校老师用手语教学,我怕孩子学了手语,就不会说话了。老师,你千万别给孩子打手语,她以后要是不说话了,我该怎么办呢?班主任劝她别担心,说学校一直坚持以口语为主、手语为辅的教学方式,老师不可能只打手语。
很快,问题出现了:虽然老师都能坚持口语为主、手语为辅的教学方式,但学生之间的交流却以手语为主,张某也不例外;张某以前以训练口语为主,没有养成学****文化课的****惯,上课听不懂,一提写作业就哭。
坚持了三个星期后,张某的妈妈选择了退学,带走了无限的懊悔——特教学校的孩子都不会说话。而我,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反思一:口语是听障学生最好的交流方式吗?
我们发现,听障学生与同学、老师交流时,一般是手语加口语同时进行,与健听人交流时,大都采用书写的方式。能轻松、无障碍地使用口语交流的听障学生非常少,一方面,对绝大多数听障学生来说,即使通过专门的语言康复训练,其口语的发音与普通话还是有差距;另一方面,缺少夸张的口型、表情,听障学生也难听懂健听人的语言。
聋哑人女博士郑璇说:“现在,我很多时候已不戴助听器了,转而通过看口型、手语、写字等视觉性的方式和人交流。我的亲身体验告诉我,这也许有些不方便,但却是最舒服、最适合聋人天性的方式。”
所以,我们要引导听障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交流方式,不管是口语、手语,还是书面语,只要自己能灵活驾驭、能够准确、方便地表情达意,就是最好的方式。
反思二:教学中如何面对“手口之争”?
在特殊教育届,“手口之争”由来已久。在听障学校课堂教学观摩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被限制使用手语,只能用口语进行交流,有的学校在低年级阶段甚至不用手语教学,要求学生完全使用口语。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手语其实是禁止不了的,学生不在课堂上使用手语,但在课后还是经常地使用。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曾做过一个研究,分别采用 “手语教学”、“口语教学”、“口语教学时打出重点词汇的手语”和“口语教学,同时打出完整的手语”等几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对比、分析学生掌握信息的程度。结果表明,“口语教学,同时配合打出完整的手语
”这种方式学生掌握的信息量更全面、更准确,效果最好。
 语言在课堂上更多承担的是一种交际功能,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哪一种语言形式。俗话说“白猫黑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哪种语言形式对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有利,我们就用哪种语言形式。单独使用口语进行教学固然不切实际,纯粹的“手语教学”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