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摇篮曲》教学设计
 八斗学校 张伟华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
3、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摇篮曲》,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4、通过《摇篮曲》的学习,教育学生要有爱心。
教学重点:学唱《摇篮曲》及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难点:歌曲表现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探究。
教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些照片。大家能不能看出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都是些什么照片呢?
生:略。
师:不用想,大家一眼便能看出这些都是母子照,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祥,温柔和关爱。相信在坐的同学们都和自己的妈妈拍过合影。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默默地为孩子奉献着。那么在今天的这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母亲抚慰孩子的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以母子照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背景介绍
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略)
三、歌曲教唱
1、学生朗读歌词;
2、欣赏范唱(点击“教唱歌曲”即《摇篮曲》词曲,播放音乐。);
3、视唱乐谱或用“啦”音模唱;
4、齐唱乐谱;
5、视唱第一段歌词;
6、视唱第二段歌词;
7、齐唱歌曲;
8、请一位学生演唱。
(教师评析略)
四、体裁特征
1、师:摇篮曲最初是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但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通过今天学习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从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考虑,在表现摇篮曲的情感时,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才能使孩子更好地入睡呢?
生:略。
2、老师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点。(略)
3、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感受音乐体裁特征。
五、歌曲表现
1、欣赏用英文演唱,以动画形式表现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师: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像?大家可以用一段文字或语言、一幅图画、一首歌曲、一段舞蹈等形式表现。我们来采取比赛的方式,在各种参与形式中,选出一个最佳表现者,老师将有小礼物送给他作为奖励。希望每个同学都涌跃积极地参加,展示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爱好文学的同学,要充分发挥你的口才,你可以谈谈自己对歌曲《摇篮曲》产生的感想,可以谈谈自己的妈妈如何爱护自己,你也可以给大家背诵一些有关歌颂母亲的诗、词、句;爱好绘画的同学,请你为歌曲《摇篮曲》配上一幅画来体现你丰富的想像力;爱好唱歌的同学们,可以唱一首歌颂妈妈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爱好舞蹈的同学可以根据《摇篮曲》的旋律,即兴创编一小段舞蹈来展示你优美的舞姿,可以是独舞、双人舞或群舞。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或文学、绘画、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歌曲,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师:我们除了在每种表现形式中选出一位个人最佳表现者,还要选出一个集体荣誉组。看哪一组参与展示的同学最多,表现得最好。希望每个组的同学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为本组的参与者出谋划策,献出自己的聪明智慧,为本组争得荣誉。每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完成一幅图画,共同创编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