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巧用课本素材 作文别有洞天.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巧用课本素材 作文别有洞天.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7/2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巧用课本素材 作文别有洞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巧用课本素材 作文别有洞天
  对于写作,学生们常苦于无米下锅,绞尽脑汁也难以找到恰当的作文素材。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常常会给学生们印发一些作文素材,让学生阅读摘抄,以备写作之用。效果当然有,但也极其有限。因为诸多素材全背下来难度很大,而在考场上,学生又不能像平时写作一样找来自己摘抄好的资料进行参考,所以在面对考场作文题目时往往大脑一片空白,想不起先前读过的材料内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到作文中了。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往往关注外面的精彩,却忽视了身边的美丽。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本中的素材,学生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省心省力。
  在高一语文教学中,笔者除了关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外,还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所涉及人物的精神品质。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意境高远、气势非凡,表现了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抱负和敢于激流勇进的英雄气概。分析完课文主旨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毛泽东的素材可以用于哪些话题的作文,经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用于“志向”“胸怀”“责任”等相关的作文中。然后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进行写作训练。比如有学生这样写道:
  成大业者必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气度!青年毛泽东不满于父亲安排自己进米店当学徒,怀着一腔救国的热血,怀着对旧制度的憎恶和对新社会的向往,走上了漫长而艰苦的革命道路。他与蔡和森、萧子升等人著奇文,斗汤屠,护校卫城,四处游学,志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他不停思考、不断斗争的精神原动力,正是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成就了领袖毛泽东。可见,胸怀应如高山巍峨耸立,当如大海宽广无垠,或似蓝天寥廓高远。(话题:胸怀)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形象鲜明。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的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教师就文章内容提问学生此素材可以提炼出哪些关键词,学生讨论得出:爱国、口才与成功、宽容、平凡与伟大、厚积薄发、抓住机遇。这个例子被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到了作文中: <br****作1(爱国):
  烛之武,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是怎样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是怎样的大义凛然?在国家危难面前,他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敬佩。 <br****作2(平凡与伟大):
  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你也许渺小如尘埃,平凡若粟粒。然而,你若有才华八斗,学富五车,又何愁不能崭露头角,光芒四射?烛之武,一位年迈苍苍的老者,曾一度埋没人海,不为君王所识,但当灾难临国时,他的机智才辩让他赫然而出。当他夜缒而出时,他定是当晚最璀璨耀眼的星;当他廷辩秦王时,他定是郑国最流光溢彩的珍珠!
  如此,你若心有才学,何愁不为人所识?是金,历尽黄沙亦光芒不减;是兰,幽谷独芳亦寻者遍山;有才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拥才能躬耕南阳而宰辅天下。用才学将平凡打磨成伟大,用才学把沙粒演绎成珍珠,吾以为,未尝不可也!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