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科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探讨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有自己的特殊研究范围和规律性,对它们的研究是思 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立足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的鲜明特征。长期以来,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研究过多,而忽略了它的学术性研究,政治性和学术性 矛盾凸显,政治性主导作用因学术性研究的缺乏而面临失语,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的学术性,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文化性;实践性
1汲取前人文化成果
“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 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因为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 文化是靠中国古代教育一代代地传递下来的……没有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难以创造、延续和发展的。”文化一方面借助教育得以更 好的传播和保存,另一方面也赋予教育以更宽广的领域来面对社会的多方需求。 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教育,生生不息、源源流长的社会文化都是其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性使得它对于优秀文化资源的利用更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 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人的正确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但是, 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的科学文化素 质的发展。确实,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政治性较之文化性,是更为根本、更为深刻的本质规定性。否则,思想政治教育
则将与智育、美育等无异,并无以在众多的教育形态中以其独特性而存在。”思 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以促使人们 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坚定社 会主义信念。要实现这些教育目的,不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都很多。“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更把’诗教’看 成最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到了魏晋时代,文学已经觉醒且被视为经国之 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 人与宇宙之和。中国的艺术自觉追求表现天地之心,拟太虚之体,因而也把和作 为最高境界。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他们生活的意义, 他们的价值信念,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都是透过中国哲学加以反映凝 结核提升的。”主动吸收来自这些学科的丰富内容,紧跟时代潮流,增强思想政 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价值。密切联系 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学科特色。
2经理论严密论证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理论基础。有了理论基础,学科的理论体系才能 在它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然也有其特有 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作为先进的工人阶 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最优秀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政治教 育的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就没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
也就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解释了人们从事社会 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 结合。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经济工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