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
课题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
无氧发酵: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3、酵母菌:真菌 兼性厌氧菌型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4、有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 (酶)
5、无氧: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 →2C2H5OH+2CO2 (酶)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 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1、醋酸菌:异养需氧型 生殖方式:二分裂
2、氧气、糖源充足: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2H5OH+4O2→CH3COOH+6H2O
3、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4、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5、酒精检验:重铬酸钾 [酸性]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6、排气口要与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相连接 目的: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目的:利于二氧化碳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充气口应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 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课题一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2、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
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3、合成培养基: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种类比例明确,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4、选择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
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微生物的生长。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10、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酒精、氯气、石炭酸) 紫外线消毒。
灭菌: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方法:
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
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 ;
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
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
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倒平板操作的步骤:
①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②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③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再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④等待平板冷却凝固然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培养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