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店铺配货管理流程word.doc

格式:doc   大小:56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店铺配货管理流程word.doc

上传人:maxdoer 2021/7/3 文件大小:5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店铺配货管理流程word.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店铺配货管理流程
开季前:预订每季所需货品数量
开季:提取铺场货量
日常:按照公司每季推广计划,参与每期促销话动
日常:产生销售进行补货
日常:缺货时进行内部调货、集中售卖
〔适合该区有多间店铺使用〕
每周:定期对各类别货品销售走势进行分析〔畅、滞〕
季中:检讨过季或滞销货品,并进行计划促销,减少积压
季中:定期补充新款货品,保持店铺货品新鲜感
季尾:进行全面清货,减轻来季压力
店铺内部配货管理技巧培训指引
◎店铺配货步骤
Page2of9
〔注意周转货量)


4.基本款、热卖款,主推款的比例〔基本款占10%、热卖款占30%、主推款60%〕
5.结合店铺周围环境与销售特色,选择合适的款式
◎总体考前须知
1.按每色发货比例铺场〔可视乎每场容量及销售特点作调整〕
2.须齐色、齐码、配套系列发货
3.注意色块组合的协调性
4.整体上、下身比例平衡〔上:下=7:3〕
5.注意面料厚薄的分配平衡
6.视乎天气情况掌握每款货的落场时间
7.随时检讨容量是否合乎标准
8.推广及适季货品的铺场比例适当加
9.本适季的货品可适当减少
店铺内部配货管理技巧培训指引
◎各类别考前须知
Page3of9
1.内、外套系列配套发货〔毛织类〕
2.净色与横间的协调性〔毛织、针织类〕
3.留意领型的变化平衡分配,如圆领、杏领〔毛织、针织类〕
4.按色块组合配搭〔毛织、梭织类〕
5.注意款式的平衡〔梭织类〕
6.按系列性发货〔梭织类〕
7.格仔、条子、净色货品的均衡〔衬衫类〕
8.深浅色货品的协调〔衬衫类〕
9.修身、松身的分配〔衬衫类〕
10.袋型、布种的变化,珠帆/斜布分配均匀〔体闲类〕
◎跟进工作
1.检讨每场分配结果与制定的指标是否相符
2.定期检讨货场的销售特色与实际指标的合理性,及时修正
3.反馈销售信息,留意销售走势及时补货和停止补货处理
4.检讨货品适销情况,定期变换款式
5.中期每出新货时,必须评估前期的款式类同的款式不宜过多
6.定期检讨容量,及时修正
店铺内部配货管理技巧培训指引
☆配货作用及目的
Page4of9
利用有限的、最少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令货品得以迅速流通,减少积压,要以提高公司销售、
利润为中心,做到货如轮转、生意兴隆。
☆配货时需具备条件
1.准确、快速的数据—销售情况、货存情况、正常容量。
2.科学分析—合理的安全存货量、货品可售期、周转量、预计售完天数。
3.充分了解—各货场销售特点,每款货铺场底数〔发货比例〕、产品知识。
4.深入研究—货品款式、摆场概念、陈列标准。
☆影响配货因素
1.季节—春夏、秋冬气温变化。
2.时间性—季头、季尾、推广促销活动、节假日。
3.形象—故事性、系列性、配套〔着装〕、颜色〔色块组合〕
4.消费群—消费能力高低、身材尺寸。
5.目的—主题推介、催谷生意额、减轻库存压力。
☆配货要领
1.合理的库存控
2.掌握快速准确的销售数据
3.合理协调上下身的比例
4.突出货品的系列性
5.和谐的色块组合
店铺内部配货管理技巧培训指引
Page5of9
※成功的配货=合理的库存控制
作为掌管全盘货品的货务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准确的与库存有关的数据因素
1.安全存量
2.正常容量
3.补货周期
4.日均销量
5.预计售完天数
6.预计可售期
◎安全存量
1.公司货品安全存量是可以计算的,通常,结存/日均销售量计算出的周转期=公司收季期时,即为安全存量。
2.当周转期大于收季期时,应寻度原因,建议促销;当周转期小于收季期时,应检讨是否合理,能否顺利渡过
收季期,建议立刻向总公司补足货源。
3.货场安全量:通常货架的容积应按标准摆满之余,计算货架存货量可支持的日销售时间。
★安全存量=正常容易+补货周期×日均销量
※针对整体货量举例:
货场正常容量:1000件
补货周期:7天
日均销量:30件
货场安全存量=1000+7×30=1210件
※针对某款号举例:
正常容量:6件
补货周期:7天
日均销量:2件
安全存量:6+7×2=20件
特许店铺内部配货管理技巧培训指引
Page6of9
货务运作形式
一、‘一补一’
补货应采用最科学的方法,实行补其所卖,亦即‘一补一’,配货员应严格遵照实际销售的款式、颜色、尺码、数量
而补,不能盲目乱补。
※“一补一〞的优点:
☆科学、公平、合理。
☆有计划性地补货。
☆减少货品断码现象。
☆减少货品积压。
☆减少退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