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千里跃进大别山》优质课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7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里跃进大别山》优质课教案.docx

上传人:glfsnxh 2021/7/3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里跃进大别山》优质课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里跃进大别山》优质课教案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千里跃进大别山》写的是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强渡汝河的战斗,表现了刘邓首长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士勇猛顽强的精神。教学本课,可以紧扣课题中的“跃进”,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一、整体把握,感知“跃进”过程
  1.板书课题后,以“跃进”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根据预****讨论:①“跃进”是什么意思?“大别山”在何处?③谁“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师相机介绍时代背景,使学生知道刘邓大军是奉党中央的命令跃进大别山的。
  2.围绕“跃进”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①从文中找出“跃进”的近义词;③刘邓大军在“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③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刘邓首长是怎么做的?战士们是怎么“跃进”的?④“跃进”的结果怎样?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将与问题相对应的段落找出来读一读,并理解有关生字新词。
  3.扣住“跃进”,出示提纲,让学生按照提纲分段:第一段(1节)党中央命令“跃进”;第二段(2-3节)“跃进”途中遇阻;第三段(4-6节)首长指示“跃进”方法;第四段(7-8节)战士奋勇“跃进”;第五段(9节)“跃进”取得胜利。
  二、层层剖析,理解“跃进”内涵
  1.先让学生默读第2、3节课文,思考:刘邓大军的先头部队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说是“紧急情况”?再组织讨论,重点理解第3节,弄清这一节的四句话:第一句讲敌人在后面追,在前面堵;第二句讲敌人把渡河的船破坏了;第三句讲河水很深;第四句总的概括情况十分紧急。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是先分述再总括。
  2.指读4-6节课文,思考:①面对紧急情况,首长们是怎么办的?②刘司令员做了什么指示?接着组织讨论。讨论思考①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4、5两节,使他们明白刘邓首长进行了实地察看,认真分析了形势,从而体会首长的英明果断。讨论思考②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6节,使学生知道刘司令员下达指示的三个要点:第一是强调要靠进攻打开通路;第二是强调必须迅速前进,必须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第三是勉励战士们要勇、要猛。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复述课文4-6节。
  3.让学生带着“刘邓大军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跃进大别山的”这一问题读课文7、8节。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战斗前的情况,二是战斗时的场面。然后通过讨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理解第7节时,要让学生体会战士们遵照首长的指示,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决心大,信心足。理解第8节时,先要让学生弄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再让大家想想哪几句意思相近可以合并,然后给这一段分层。可分为三层:1-2句为第一层,写搭浮桥,为强渡汝河作准备;3-5句为第二层,写先头部队打开通路;第6句为第三层,讲部队渡过了汝河。在此基础上,还要扣住“搭起”、“杀向”、“攻占”、“扑向”、“拿下”、“进攻”、“打开”、“冲”等词,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战斗场面,体会战士们勇猛无比的气势。
  4.默读1-9节,想想:①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有什么重大意义?②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读后组织讨论,让学生明白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在敌人的心脏插上了一把钢刀。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相呼应。
  三、品赏佳句,体会“跃进”精神
  1.朗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