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期)
主编:罗先德
2015年12月2日
“国培计划(2015)”——湖北省新机制
招录新任教师远程培训小学语文6坊
简 报
相遇在新世界
—— 致学员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学员:
欢迎您来到“国培计划(2015)”——湖北省新机制招录新任教师远程培训!
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身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身对话。
我们愿意把本次研修项目视为“对话之旅”,与同行对话,与实践对话,与专家对话。我们相信真正的项目创新根植于一线实践,来自共同的探索。
人生如同一场旅程,老天给的际遇各不相同,路却可以自己走出来。研究(修)如同做人,与其看天不如看路。重要的是,每当处于心力交瘁的艰难时刻,每个人总是要寻找旅途上的同行者,既资人际的互救,又壮团队的行色。这样的同行人,可以是有名有姓的前辈大师,也可以是志同道合的伙伴,甚至一个社群。(引自顾泠沅《来自学校的挑战》)
我们通过“国培”结缘,期待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成为同道者、同路人。
预祝学有所获,预祝工作成功,预祝生活幸福!
学员评价方案
作品欣赏
写作: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正能量
罗先德
在读书、反思、写作作为教师必备能力的项中,最缺乏的可能就是写作了!有人曾对“语文教师的写作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写日记与经常“下水”作文者是寥寥无几,能发表作品的人自然少之又少。语文教师尚且如此,其他学科教师更可想而知了。这正是许多教师专业水平停滞不前的因素之一。肖川说:“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1]那么,教师如何通过写作,促进专业持续发展呢?
一、教师写作以读书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2]俞敏洪在他的“新东方”讲,“成长与成功”需要不断阅读,“不断阅读才能形成独立思考,才会有自己的思想,否则你的思想永远是周围人的思想,也就意味着你永远超不过你周围的人。”[3]
教师的阅读应循序渐进,可先从教育专业刊物、教育随笔文集,再到教育理论专著。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可以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从而跟上时代步伐;阅读教育随笔文集,可以分享智者的教育感悟,丰富感性体验;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可以拓展自己的教育视矩,提升理性认识。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习教育理论要下苦功。对于教师而言,学习教育理论是练内功,而学习教学艺术和写作是练外功,内外兼修才能成为顶尖高手。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每门学科都有它的特点、规律。因此,在阅读通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更要读专业学科理论与实践类作品。如语文教师,要读哪些书,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读多少书才能炼就成合格的语文教师?商友敬先生曾给语文教师开出一份阅读清单(语文教师的
“书巢”细目):(1)语文教育史的书;(2)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3)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4)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