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docx

格式:docx   大小:171KB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1/7/4 文件大小:1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义务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三、科学态度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物质科学领域
二、生命科学领域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教学案例
案例 1 认识空气
案例 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案例 3 西瓜虫有“耳朵”吗
案例 4 观察月相
案例 5 暗盒里有什么
案例 6 水火箭
第一部分 前言
当今世界 , 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
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
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
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
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
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
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
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
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
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
的科学知识 ( 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
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
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
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
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
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
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
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
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
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
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
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
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
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和思
维培养功能;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 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
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
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 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之间 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性别、个性等 个体条件的不同,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 公平的
学习和发展机会。
(二)倡导探究式学习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证 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 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 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 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 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 主动探究。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
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
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