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四点钟学校”,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升
摘 要:“四点钟学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一座重要的桥梁,通过“四点钟学校”必要性的认识,掌握建设原则,按照建设途径,通过其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四点钟学校;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一、“四点钟学校”涵义及建设的必要性
“四点钟学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一座重要的桥梁,下午四点不到,小学生就放了学,如果学生独自回家,令人担心;父母还在上班,没法接送。针对这个令城区家长烦恼的问题,不再“一放了之”,奉化市在总结宁波市近十多年来“四点钟学校”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奉化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际,2012年进行“四点钟学校”试行,依托学校场地,联合社区力量,办起了奉化特色的内容丰富、收费低廉的“四点钟学校”,供学生选择。“四点钟学校”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省委提出
“务实、守信、祟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要求,深化“三思三创”和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平台作用,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小学生无人看管的难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四点钟学校”建设的原则
要建设好“四点钟学校”,必须要掌握下列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学校为依托,充分利用校内的教育资源,依靠社会教育资源,在课余时间,主要为本校学生提供公益性的活动场所。二是自愿参加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需求和意愿,自愿参加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三是特色发展的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德育、文体活动、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为主要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快乐成长。
三、“四点钟学校”建设的途径
一是组织领导。市级层面,由文明办牵头,建立由教育局、发改(物价)局、财政局、各街道、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组成的“四点钟学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规范,定期对“四点钟学校”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建立课程设置规范,制定日常开放制度、培训管理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辖区学校,要积极配合,确保
“四点钟学校”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教师的作用,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到不同的活动项目担任辅导员。积极招募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工作的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和当地“五老”人员、先进人物等担任志愿者辅导员,充分发挥对口支持单位的作用,让一些专业人材也担任兼职辅导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辅导员队伍,为中小学生开展各项技能培训。青少年宫要派出业务骨干,指导“四点钟学校”开展活动,做好相关师资的专业技能培训。街道层面,要成立“四点钟学校”领导小组,认真规划落实,落实对“四点钟学校”日常运行的资金投入,强化日常检查督促,明确各“四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