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多重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探索——以三江县平文村村庄规划为例
 
   
 
 
 
 
 
 
 
     
 
 
 
 
 
摘要:文章以当下正在编制的实用型村庄规划为例,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政府管控和村民主体意愿等多重视角探索,探讨实用型村庄规划在实际编制所遇到的问题与提出解决的途径。为编制切实能指引村庄发展和管理的规划提供经验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多重视角、实用型村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三江县
引言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乡村建设规划再次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乡村作为自然资源聚集地、脱贫攻坚主阵地、城市休闲目的地、精神家园承载地,其规划建设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阶段,村庄规划面临土地产权、政府管控、部门融合、农民意愿等非常复杂的政策导向和客观环境影响因素,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作为基层实施性规划,承担着乡村振兴一线指挥棒的重要任务,各地正以空前的积极性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人为本、强调民生,这将是一个逐步探索、总结经验的过程。本文基于多重视角来考虑村庄规划的编制体系,是因为实用型村庄规划须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结合客观环境需求,解决村庄发展的基本问题,突出农村特色,易于实施、便于管理、看得明白,只有充分了解并尊重村庄的独特性及村民的意愿需求,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共生。
平文村隶属于广西三江县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距离乡政府为8公里,距离县城所在地为50公里,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落。村庄地处江南古陆南缘,属九万大山穹褶带和龙脉褶断带之间,地貌陡崖窄脊山。平文村实属穷乡僻壤之间,资源与物资贫瘠,村民自给自足,无优势产业。是亟需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成为村庄发展的必要途径。
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村庄,是我国对农村居民点的统称。中国农村经历了几千年的长久的发展历程和历史积淀,造就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相应的提高。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更迭,带来了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的根本性的重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村庄规划将成为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以下三类为不同类型村庄规划的特点。
村庄整治规划指的是农村村容村貌和生活条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以及村庄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和内容。农民是村庄整治规划在整治工作中扮演着的实施主体和收益主体地位,规划以完善村庄内部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首要任务,本着一切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农村当地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进行村庄整治规划。注重自然环境保护,保持原有村落格局,维护乡土特色,展现民俗风情,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乡风,村庄整治采取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方式。
但由于村庄整治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群众参与度不多,使得村庄发展不能有效得到规划主体的建议。此外,村庄整治规划无法体现地方特色,村庄整治规划是个繁杂的综合性规划,有的地方为了缩短整治规划的周期,采取方案中的整体布局、交通设计、住宅设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