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21/7/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巴菲特之道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巴菲特之道读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一)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考CFA二级,那是一个关于金融分析师的考试,考的基本内容是现代金融常用的财务理论和分析技巧,共分三级,考到第二级的时候所有现代的理论和技巧基本也就包括了。虽然由于工作原因,我准备时间不足,与通过二级失之交臂,但自己也是对现代投资理论系统地学****了一遍,加上刚读完MBA没多久,所以觉得自己一下子可以去做投资了,信心满满。于是从薪水里挤出一小笔,打开选股软件,准备按照考试当中所学到理论去做一个漂亮的投资组合,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泄气了,因为看着这一排排的股票名字和代码,我脑子里不断地闪现各种名词和数学公式,可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让我去做选择。之后没过多久,我就接触到了关于巴菲特的这本书。
  市面上研究巴菲特的书不说上百种,也至少有几十种,在投资领域巴菲特是被当做神一样的存在,所以对于选择哪本书来了解巴菲特,我犹豫再三,通过书评、网评等等看了又看,才最终选择了这一本,因为如果选的书不好,不仅浪费了买书的钱,最重要的是浪费了读书的时间。全书正文267页,对于研究巴菲特来说显得薄了点,但毕竟不同于自传,没有那么多或杜撰或回忆的细节,而是从采访者的角度来客观解读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哲学。作为初步了解而言,这本书算是精品了,这一点从开篇的九篇推荐序也能看出来(我还是头一次看到一本书有这么多推荐序的)。
  按照书中所叙,巴菲特本人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从小就比较聪明,喜欢和数字打交道,有做生意的头脑,童年经历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磨难,使他产生了要赚很多钱的想法,、,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而后创办自己的投资公司,运用与现代投资理论格格不入的投资理念将区区几千美金的资本金在25年的时光里增长到了250亿美金,而今,,660美金,市值4,130亿美金。
  可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着实与众不同!之所以称之为哲学,是因为他所展现出来的已经不是技巧和经验,而是理念,而且这些理念所适用的也不仅仅是投资,对于我们如何规划、执行、反思我们人生也是非常地有帮助。当然,巴菲特本人从来没有这样去宣扬过自己,他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别人的人生导师,而是我们这些学****他、研究他的人对他的解读和和对他投资理念的延伸。这本书触发了我很多的感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现代投资理论体系的再认识。现代投资理论有几大主要理论基石,最主要的是早期的MM理论、后期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理论APT以及衍生品中的期权定价公式B-S模型等。这些模型和理论的基本关注点就是风险和回报,它们对股价的历史波动进行数学量化,比如用方差来代表风险,而后对市场上所有的股票进行研究,选出风险和回报一一对应的那些股票,剔除那些风险和回报不相对应的,然后在筛选出来的这批股票中尽量分散配置资产,达到一个最优化、风险最小的组合,这就是CAPM的基本原理,而对于不同市场之间运用“一价原理“ 进行配置来防止套利,这就是APT,最后随着近代金融工程将衍生品引入市场,人们多了对冲风险、赚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于是在基本的股票买卖的基础上进行期权期货以及其它衍生品的交易,于是就有了B-S模型。可以看出,尽管这些理论越搞越复杂,但基本的理念就是把风险分散,尽可能多方面地配置资产,也就是所谓的”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可是,巴菲特不是这么想,他认为这些高深的数学理论在把这些作者推入象牙塔的同时也扰乱了人们的思维,使得人们无所适从,更使得人们越来越只懂得关注数字,而不是数字背后实实在在的企业。巴菲特所使用的分析方法看上去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些基本的营收变化、成本变化、库存变化、税后利润、留存利润、现金折现等等,还有就是秉承”一美元留存利润要产生至少一美元新利润”的原则,而这些方法几乎是所有学****金融或者商学院的毕业生都明白的。在这基础之上,巴菲特着重看企业本身,看企业的历史、所处行业的情况、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和态度等等,他会像这家企业的拥有者一样去观察企业的方方面面,得出自己的结论。事实证明,这样实实在在地选出来的企业不会令投资者失望,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长周期角度来看会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这就是巴菲特的”集中投资“理念。反观大多数投资经理所持的现代投资理论所暗含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懒人心态” 和“投机者“心态的”分散投资“理念,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如果把手里的钱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那么总会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结果,那也就没什么必要去辛苦地看每家企业的情况,大不了读一读财报,关注一下相关的新闻,人云亦云地调整一下篮子里的不同股票的比重,然后安心地去打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