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雨点儿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点儿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doc

上传人:raojun00002 2021/7/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点儿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雨点儿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之二]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
2003年11月
教学地点:
教室(一年一班)
教学手段: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
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 数不清 、 飘落 、 云彩 等词。
(1)出示 数 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 清 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 数不清 ,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 云彩 飘落 。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 飘落 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 飘落 练****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 数不清 云彩 飘落 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 问 、 回答 。
(1)出示生字 问 ,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 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 回答 ,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 你哪? 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你要到哪里去?
4、读 方 。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 方 的句子,引导学生读 地方 这个词中 方 读轻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顺承说话练****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不设定统一感受知目标,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的价值,增强做学****主人翁的意识。)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