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敦化四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敦化四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doc

上传人:bodkd 2021/7/6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敦化四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敦化市第四中学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领导和教师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下面谈谈我校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做法:
一、强化校本教研,提高科研品味,转变教师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和真正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教师的素质提高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中角色的变化,就能推动改革的发展。
1、制定措施,实施校本培训
在新课程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的促进者,从课程规范的执行者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从个体劳动者到善于协作的合作者,从安于现状到终身学****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是基于这点,我校开展了全员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达成共识,并召开了“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角色”专题研讨会,掀起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程理论高潮,撰写教学反思及心得体会。这些活动,使全体教师明确了新课程理念,及各科教学的实施指南,乐意于变革旧观念和旧模式,并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出了积极回答,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2、以课题为载体,提高我校课改进程
为了能够开展好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教育科研是必须的。教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教科研能力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因此,我们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争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的口号,鼓励广大教师要成为勇于开拓进取的观念新、学历高、能力强、科研型、学者型、复合型的教师。 另外,我们还明确提出:“搞教科研的目的就是实现“两轻两高”的目标,即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高。”让广大教师都明确教科研是搞好教育教学前提和基础。通过课题实验“逼”着教师进行课改实验,“逼”着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近几年来,我校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识字、阅读、作文一体化》、《创新教学与写作》、<<中学物理学科创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初中数学创新模式的研究>>、<<小学与初中数学衔接能力的研究>>、<<多元智能与班级管理的研究>>、<<化学课堂的创新教学的研究>> 等课题,已获得国家、省级科研部门的验收。
二、改变教学模式,鼓励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效益
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
主发现和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见解”,倡导“创新”。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1、以生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生活。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从被动学****变成主动性学****探索性学****创新性学****合作性学****创建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交流,主动参与,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做到以下“三看”。
一是评价一节好课主要看学生的“学”,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体现;看学生的学****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看学生学****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看学生的发展是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旧模式。
二是课堂上看教师要让学生“学什么”(知识和能力),“怎么学”(过程与方法),“为什么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和评价者。课堂上更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学生的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学****过程,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
三是看课堂教学活动是不是开放性的,有没有固定程序,设计的是否是富有弹性的教学时间和活动框架,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定“教”,依学论教。看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模式,教学步骤的设计,看教学过程是否具有严密性、程序性和完整性,是否使课堂充满生气和灵气。
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回归,要求教师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到教学之中。比如,语文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交流就是一种积极的有效手段。在交流流程中,包括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生本交流,即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第二层面:师生交流,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第三个层面:生生交流,即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第四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