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科学无实不立――没有“客观标准”,无法研究哥德巴赫猜想.doc

格式:doc   大小:8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学无实不立――没有“客观标准”,无法研究哥德巴赫猜想.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8 文件大小: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学无实不立――没有“客观标准”,无法研究哥德巴赫猜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学无实不立一一没有“客观标准”,无法研究哥德巴
赫猜想
昔之所为,脱离了客观存在,遂使哥德巴赫猜想成为了 “天谜”。有 名无实是什么?有名无实猜什么?无任何实际内容的“纯形式的数”是无 法相互比较的,因为不存在可进行比较的“客观标准”。由于默认了某个 “客观计量(比较)标准”,所以不必刻意地确定某个具体的“客观计量 (比较)标准”,就可以进行数与数之间的大与小的比较了。在比较时,“客 观计量(比较)标准”就已经存在了。一一这并不意味着,脱离了客观存 在,仅依据“形式定义”,就能进行数与数之间的比较了;这并不意味着, 仅依据“形式定义”,就能建立起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了。没有参照物,无 法研究运动;同理,没有“客观标准”,无法研究哥氏猜想。名下无实名 不正。(不正即不成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本研究之思想方法一一科学无实不立;事实验证。一一硬道理。
“制名以指实,名定而实辨。”(荀子);“顺详敌意,巧能成事。”(孙 子兵法?九地篇)形为数之本,数为形之度。(因“计量标准”的不同,一 形可表为无穷多的数。)“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 爱,则听矣。”(孙子兵法?九地篇)哥德巴赫猜想命题其所爱(要害),实 (几何图形)也!而非名也!
如所示。【图中,(AC/2N) =1是“客观计量(比较)标准”。】
ABC: AC=2N, AB=X, BC=Y.
设某直线线段的长度为2N (大偶数),将其分割为x和y这样的两个 部分。可知:x+y=2N (1)——尊重这一事实。
..•在该直线线段中,k= (x/y)在(0, +8)中是单调且连续的,
在该直线线段中,存在着k=x/y = S/S, (2)o ——尊重这一事实。
在(2)中,S及S,是(0, 2N)中的某两个不同或相同的素数。
由(1)可知:在该直线线段上存在着(x+y) /y = 2N/S' (3)
由(2)可知:在该直线线段上存在着(x+y) /y = (S+S‘)/S' (4)
由(3)及(4)可知:在该直线线段上存在着2N =S+S' (5)
2N =S+S' (5)就是“天谜”一一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至此完毕。
由以上分析,可知:哥德巴赫猜想是个“一点透”的特殊的比例分割 问题。
*比例分割问题,“小学数学教材”之内容。一一几乎人人皆知。
根本就没有考虑客观存在,怎么能够解决基本数学问题一一哥德巴赫 猜想呢?以上研究表明:哥氏猜想乃“一偶为二奇之和。”这一公理中的 特殊而已。
“一偶为二奇之和。”公理又是如何得到的呢?从总结“客观存在” 而得到!
规律是客观的,是无法创造的。以形式定义(主观意识)为本,是无 法创造(演绎)出哥德巴赫猜想的结果的。破解哥氏猜想暴露了数学研究 在“认识论”方面的重大缺陷。故破解哥氏猜想其意义“非同小可”。
“一点透”的办法颠覆了 “传统”,故自2001-01-21 (正式定、发稿
之日)至今,《数学专业刊物》皆拒载《“一点透”》。几何公理如果触犯了 人的利益也会被看成谬误,甚至硬将其“定成”错误。真理不顾情面,又 有什么办法呢?
在认识论的根本上错了,唯心论了,对哥氏猜想的研究就步入了邪路, 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泥潭” 了。哥氏猜想为何能成立?因有相应的客观 存在!
研究“纯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