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诫子书教学设计 (3).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诫子书教学设计 (3).docx

上传人:1656403**** 2021/7/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诫子书教学设计 (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的
  ,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并进行现代审视。
  。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并进行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的赞扬。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与官方的影响都甚大,后世流传着大量与他相关的歇后语、俗语、成语等,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既生瑜,何生亮等。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本文,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序号标出情节结构。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成:达成,成就。
  慢:懈怠,懒惰。
  励:振奋。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去: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慢:过度的享乐,懈怠。***:过度。
  一、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宁静求学,立志成学。
  :切忌***慢,防止险躁。
  二、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
  明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
  第二步,精读课文。
  一、翻译课文。
  抽同学翻译,教师点评梳理: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不努力学****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的人,(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二、理解课文,并加以背诵:
  ?
  明确:要从澹泊和宁静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