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探索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各类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不仅造成了自然环境状态的下降,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治理下,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提高空气整体质量成为环境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大气污染原因,并以此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能力。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能源结构;治理措施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前期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仍任重道远。大气污染是诸多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北方的京津冀地区更是严重;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不仅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工作,而且已经开始危害民众的身体健康[1]。鉴于此,在环境工程中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强化污染源排放管控,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推广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 
一、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民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缺乏全面性,环保意识有待提升 
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不仅对国家层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民众的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但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民众在环保意识上仍有待提升。首先,公民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知识水平影响着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对于部分知识水平有限的民众,其可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行动上却并不积极,环境保护只是停留在其意识层面;其次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对其环保意识有着一定的影响,高收入阶层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也更强,而部分低收入阶层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2]。 
(二)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缺少全面性,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投入,而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也随着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在高强度区域联通治理措施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10等有害物质含量明显降低。 
不可否认我国近年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这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上的政策有很大关系。但就目前的政策内容看,其主要关注空气中污染物含量,对于空气质量提升缺少重视;更为明显的是,各地大气治理的措施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都是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来提升空气质量,从长远角度看,这种措施只是以牺牲经济发展来换取短期的空气质量提升,很难从根本上提升空气质量[3]。除此之外,在污染源排放的监管上,并没有一个精准和高效的机制作为保障,各类政策和治理措施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性,空气质量无法获得长久的提升。 
二、环境工程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措施 
(一)调整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高污染能源使用比重 
能源结构对于大气污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