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方城镇滨水区规划设计探讨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组成城市空间、构建城市环境的特定敏感区域,基于北方城镇环境下的滨水公园规划设计,就是要考量如何在适应我国北方的自然气候、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县级城镇的政治、经济、人文特点的情况下,营造一个天人和谐的亲水空间和富有地方历史人文特色的滨水景观,主要需坚持优化生态体系、传承历史文化、完善服务设施、构建节约景观的设计原则,以人的感受和体验为视角,打造优美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景观。
关键词:北方城镇;滨水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的敏感区域,对城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自然生态因子使人群能够与环境实现天人和谐、同步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城市滨水区高品质的游憩资源为周边地域带来潜在经济效益;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区提高了城市宜居性,为各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泛舞台;在意识层面上,城市滨水区的优美景观对于提升城市品味和形象意义重大。
一、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对此城市景观功不可没,其中,城市滨水区在城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和灵性,城市滨水区既是有机结合城市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也是协调城市宏观与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对于增加城市时空容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积极作用。滨水空间对于人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绿带,其形态格局、空间特征、环境质量,往往是人们评价一座城市的参照物。维护动态的自然景观系统,维持滨水空间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对保护城市个性特色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代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重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南方出现了许多成功案例,而北方由于有气候、地质和区域的限制,起步稍晚。以往的设计中,往往偏重于城市防汛或储水养殖,忽视了景观功能。随着宜居时代的到来,城市滨水景观备受关注,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
二、北方城镇滨水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北方城镇滨水区的规划设计,主要应考量如何在适应北方自然气候、地质条件,以及政治、经济、人文特点的情况下,营造一个天人和谐、富有特色的滨水景观,囊括了生态防洪、水体环境、堤岸设计、滨水景观等多个范畴。我国北方城镇滨水区的开发和利用由于缺少针对性,虽迅速却时有缺陷。
1、滨水区开发空间受限
我国北方城镇已经进入了快速繁荣期,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河流用地难以保障。城市河流空间受到各类用地的排挤和侵占,社会盲目追求商业利益,大量滨水用地被商住用地侵占,原本的河湖岸线受到排挤,城市滨水休闲区难以保障,亲水性、可达性、连续性较差。
2、水系生态系统破坏
河道治理偏重工程措施,可持续观念淡薄,一些地方对河道截弯取直,建设硬质护岸和防渗层,切断了水与外部环境的自然循环,阻隔了与地下水的互相渗透,水生动植物难以繁衍;滨水区域地形平整、植被单一,简化了生态结构和自然景观,减小了自净能力,削弱了生物多样性。
3、地方功能与个性缺失
我国北方城镇滨水区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照搬照抄南方大城市成熟案例,缺乏特色,千湖一色、千河一面,多样化景观不复存在。北方水资源相对短缺,大面积人工湖虽然改善了局部环境,但蒸发量大,补水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