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音乐专业论文
音乐是出自于人类本体最原始的感受和运动,它伴随着 人类的整个进步和发展历史。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 整理的关于音乐专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专业论文篇1 浅谈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
钢琴音乐是一种源于西方国家的音乐形式,从欧洲传 入中国已有上百年历史。在长期发展中,中国钢琴音乐借鉴 了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民族风格、民族精 神的音乐形式。
一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形成
19世纪末期,钢琴、提琴、和声等西洋音乐传入中国, 并逐步为国人所了解和认知。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音乐创作 开始走向专业化道路,许多音乐家开始尝试西洋音乐创作手 法,并创作出许多有着民族韵味的钢琴曲,如赵元任的《和 平进行曲》与《小朋友进行曲》,肖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 沈仰田的《钉缸》等等。这些音乐作品结构严谨、篇幅较小、 和声简单,呈现出鲜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在上世纪30 年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日渐成熟,其音乐创作接近 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许多钢琴音乐作品细腻生动、精 致典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曲家细腻的内心
情感,展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如,贺绿汀的《牧童 短笛》、江定仙的《摇篮曲》、陈田鹤的《序曲》、丁善德的 《快乐的节日》、俞便民的《C小调变奏曲》,等等,其中, 最为著名的当属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它实现了民族音乐 表现力与西洋音乐手法的完美结合,产生了永恒的艺术魅 力,被誉为“中国钢琴艺术之树上的第一朵鲜花"。
解放后,作曲家们纷纷以饱满的热情歌颂新时代,创 作出许多旋律流畅、节奏鲜明、和声简单的音乐作品,这些 作品多取材于民间音乐,或根据民族音乐改编而成。比如, 尚德义的《喜丰收》、石夫的《喀什U葛尔舞曲》、王建中的《云 南民歌五首》、陈培勋的《平湖秋月》孙以强的《谷粒飞舞》、 储望华的《二泉映月》等等。其中,罗忠?F的《钢琴曲三首》 不仅采用了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还运用了中国五声调式, 实现了印象派和声、浪漫派和声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完美结 合,推进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个性化发展。此外,在 这个时期,序曲、幻想曲、奏鸣曲等非标题性作品体裁开始 出现,这意味着中国钢琴音乐不再局限于标题性音乐意向表 达,开始以非标题音乐表现民族题材与音乐风格。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 势,在音乐题材、演奏技法、和声效果、节奏织体等方面都 有所创新。比如,许多作曲家将民族调式融入传统和声之中,
形成了半音化、非三度的和声叠置,创造出有着中国技法与 神韵的钢琴作品。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可以分成三类,即钢 琴改编曲、有民族色彩的钢琴作品、实验性的钢琴作品。钢 琴改编曲主要有王建中的《渔歌晚唱》与《走进新时代》、 黎英海的《阳关三叠》、汪立三的《二人转的回忆》等;民族 特色的钢琴作品有权吉浩《长短的组合》、孙以强的《春舞》、 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汪立三的《天问》等;实验性 钢琴作品有赵晓生的《太极》。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钢琴 音乐形成了民族化、个性化的音乐风格,呈现出蓬勃向上的 发展态势。朗朗、秦川、陈萨、李云迪等青年钢琴家纷纷走 出国门,将中国钢琴音乐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中国钢琴音乐内容的民族特色
中国钢琴音乐主要包括运用民族音调、节奏和音响效 果等创作的钢琴曲,运用民族器乐曲和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具有民族气质与民族精神的原创性钢琴曲,这些钢琴音乐往 往有着雅俗共赏的音乐风格、独特的民族音乐气质、热烈真 挚的音乐情感。
1浓郁的民族音乐气质。
纵观音乐发展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 和民族音乐流派,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乐 派。鲍蕙茶说过,“一个音乐流派离不开本民族作品和本民
族演奏家的解释与演绎,离不开优秀的音乐作品”。钢琴音 乐传入中国不过百年历史,但是中国作曲家不懈探索中国式 的音乐语言与和声效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民族钢琴音乐, 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民族神韵的钢琴音乐。比如,桑 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实现了 “民歌与无调性和声结合的 最早探索”,让古老的东方音乐获得了新的意趣。在《蒙古 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中,桑桐运用了民族调式和声,通过调 性、音乐织体的变化,表现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思慕之情。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是钢琴音乐创作中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许多作曲家都将民歌、戏曲、乐曲旋 律、民间乐器等融入钢琴音乐创作之中,或对民族、民间音 乐进行改编,创造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比如, 在钢琴组曲《川西高原素描》中,崔炳元将节奏自由、音域 宽广的藏族民歌融入钢琴曲之中,表现了青藏高原寂然、空 旷的自然风光;将八分音符节奏型的藏族劳动歌曲融入钢琴 音乐之中,创造出热烈、欢快的音乐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