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基本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基本知识点.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7/10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基本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兽医学 15%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辩证论治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
2、阴阳的互根
3、阴阳的消长
4、阴阳的转化
二、五行
(一)五行的概念
1、五行相生:木 一 火一 土一 金一 水一 木
2、五行相克
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
3、五行相乘:
(1)五行相乘:相乘即指相克得太过
(2)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第二章 脏腑
一、五脏| :心,肝,脾,肺,肾
(一)心
1、心主血脉
2、心藏神
3、心主汗
4、心开窍于舌:心血充足,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心血瘀阻,则 舌色青紫,心经有热,则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二)肺
1、肺主气、司呼吸
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4、肺开窍于鼻。
(三)脾
1、脾主运化
2、脾主统血
3、脾主肌肉及四肢。
4、脾开窍于口 :脾有湿热,口唇红月中,脾经热毒上攻,口唇生疮。
(四)肝
1、肝藏血
①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发生目眩、目盲,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
②肝不藏血,引起精神不安或出血。
2、肝主疏泄
(1)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
(2)保持精神活动正常
3、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四肢拘急,或萎软无力,伸屈不灵;或角弓反张
4、肝窍于目
(五)肾:肾为先天之本
1、肾藏精
2、肾主命门之火
肾阴虚----内热
肾阳虚----形寒肢冷
3、肾主水
4、肾主纳气
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阳不足,尿频繁、阳萎;肾阳不足阳虚火衰落,便秘或便酒等。
二、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第三章气血津液
一、气
气指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它的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功能:具有生化、推动和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推动脏腑,经络的活动等。
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常见的气病有:气虚证(四君子汤),气陷证(补中益气汤),气滞(橘皮散),气逆证(旋覆代
赭汤)
二、血
血是一种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通过气的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周身,是维持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重
要物质。
常见的血病有血虚证(四物汤),血淤证(桃红四物汤),血热证(犀角地黄汤),出血症
三、津液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来源一致,但清而稀的称为 “津”,浊而稠的称
为“液”。临证不能截然分开,而常常津液并提。
第四章 经络
一、 经络的组成
(一)经脉:经脉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
(二)络脉:络脉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
(三)内属脏腑部分
(四)外连体表部分
第五章病因与病机
病因:或称为“病源”或邪
病因包括外感、内伤及其他(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及瘀血)
一、外感致病因素:外感致病因素包括六***和疫疡
六***指风、寒、暑、湿、燥、热(火)等六种异常气候转化为病
(一)风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风为六***之首(百病之始)
②风性轻扬开泄
③风善行数变
④风性主动
(二)寒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寒性阴冷,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
③寒性收引
(三)暑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暑性炎热,易致发热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③暑多挟湿,易困脾胃
(四)湿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湿郁气机,易损脾阳
②湿性重浊,其性趋下
湿湿性粘滞,缠绵难退
(五)燥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六)火
1、火邪特性及致病特征
①火为热极,其性炎上,
②炎灼脉络,迫血妄行
③火邪易伤津液
二、内伤
内伤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概括为饥、饱、劳、役四种C
三、其他致病因素
四、病机
(一)邪正消长
(二)升降失常
(三) 阴阳失调
第六章 四诊(望、闻、问、切)
一、察口色
(一)察口色的部位
(二)口色
1、舌诊所应
舌色应心,唇色应脾,金关应肝,玉户应肺,排齿应肾,口角应三焦
2、口色分类
正色、病色、绝色
有病口色
(1)白色:主虚证,为气血不足之征兆
(2)赤色:赤色主热,为气血趋向于外的反应
(3)青色:青色主寒、主痛、主风,为感受寒邪及疼痛的象征
(4)黄色:黄色主湿,多为肝、胆、脾的湿热引起
3、病苔:舌苔为胃气熏蒸而成。具变化反映胃气强弱、病位深浅
(1)白苔:主表证和寒证,临床最常见
(2)黄苔:主热证和里证,淡黄色为微热,深黄为热重
(3)灰黑苔:主热、寒湿或虚寒证,表示湿浊重,病情危重
二、切 脉
(一)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