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书心得知识就是力量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我与《小学数学教师》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结识了《小学数学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多年来一直订阅她。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得到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数学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之体会
黄南小学黄晓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陈述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怎样上好课,怎样备好课。而下篇则以一个个案例为主,从案例中分析,透视,反思,从一个个课堂片段中理解新课程,新数学,针对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而解决的。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听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节课作出不同的评价,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因此,我常常思考“怎样评价一节课”,它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今天,我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现在迫切想和大家分享。书中从两个问题入手来讨论,即“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怎样评价一节课”。
一节好的数学课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就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特征:;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数学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度上下功夫,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广”度上下功夫,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课堂上教师是否能活跃课堂的研讨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以及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呵护、如何呵护等,都应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怎样评价一节课”,书中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探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思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学了什么,还应包括学生是怎么学的,对教师“教”的评价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即整体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1)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要求具有敢于创新的意识和大胆尝试的精神。(2)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要求做到服务与指导相结合,教师“教不越位”,学生“学习到位”。(3)正确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力求面向全体学生。(4)正确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5)正确处理好手段与目的关系,注重实效。(6)正确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7)正确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做到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8)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