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活着就是成功
“活着就是成功。”这是我们寥老爷子最爱念叨的一句话。
20年前,他说这话时才七十多岁。那当儿,他的大学同学,已经在国内美术界扬名的几个大画家还健在。他跟吴冠中是同学,都是1945年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至今还收藏着盖着校长潘天寿印章的毕业证书。
20年后,这些名家已经先后离世,他却依然活着,而且每天不耽误吃、不耽误喝,活得有滋有味儿。
一门“犯相”的婚姻
我们家老爷子1958年被打成“右派”,两年以后被判刑,发配到东北。那年,我六岁,妹妹两岁。家塌了,人还得活着,我妈带着我和妹妹回到姥姥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吃的用的十分紧缺,我妈又没正式工作,怎么养活我和妹妹成了问题。
我妈是个要强的人。为了把两个孩子带大,她当过建筑工地的小工,当过保姆,当过幼儿园阿姨,当过小学校的勤杂工。这些苦脏累的活儿,对我妈来说,简直是脱胎换骨的磨砺。要知道,姥爷是清代秀才,在老家是有上百间房、几十顷地的大地主,到北京后,又买了一套两进的四合院,家底厚实,专心藏书,是京城有名的藏书家。我妈在家里正经是金枝玉叶,有老妈子伺候着。想不到,命运使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小姐,成了伺候人的老
妈子。
我妈比我爸小十多岁。爸属蛇,妈属虎。他俩结婚之前,算命先生说:两个人“八字”不合,龙虎相斗,犯相。媒人为了促成这门婚事,巧舌如簧两边说,特意让爸瞒了一岁,变成属马的。可就是这样,也没改变他俩“犯相”的命运。
我爸被发配到东北之前,跟妈商量:他已然“右派”了,这辈子可能就交待在北大荒,但不论怎么样,别让两个孩子受影响,于是两人办了离婚手续。
离了婚,我妈成了自由身。那当儿,她才三十出头,长得又漂亮,劝她改嫁,给她说亲的人接连不断。有些亲戚朋友也是善意,瞅她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太艰难。但我妈生怕找主儿嫁人后,我和妹妹受委屈,甭管别人怎么劝,死活不动心。
不是你的你永远得不到
我妈带着我和妹妹,生活这么不容易,爸爸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牵挂,但他当时的处境,自顾都不暇,哪有能力顾及我们娘儿仨?其实,这一点,我妈也能体会到。因为,我小的时候,很少听见我妈抱怨爸。有时我想,是不是因为他们已经离婚的缘故,但细想也不完全是,我妈千难万难,一直没改嫁,似乎证明她心里还有我爸,而且还能理解他。
我爸毕竟比我妈大十多岁,而且他比我妈有学问,他好像能把住她的脉,对我妈一直非常自信。他也
―直没再婚。他晚年跟我说过心里话:这辈子,除了我妈,他没沾过第二个女人。
我爸刑满后,一直想回北京,但我妈不点头,他不敢贸然行动。直到我和妹妹都成家单过,妈才答应爸回北京看看。那时,爸已经“奔七”了,我妈面临着两种选择:一个是她跟我爸破镜重圆,老两口安度晚年;另一个是她跟她二哥一起过。我的二舅一辈子没结婚,从天津退休后,一直跟我姥姥和我妈生活。姥姥去世后,就一直跟着我妈。
我妈权衡半天,最后还是选择了她二哥。这样,爸就只好又孤单单地回东北。走的时候,我送他到火车站。看到他孤独的身影,心里难免有些酸楚。他却心平似水,对我说:“人别跳着脚去够东西。不是你的,你永远得不到。”
得到即失去
我妈去世的前两年,放不下心中对爸的牵挂。那年冬天,北京连下了几场大雪,天气突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