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的问题与措施
摘 要:森林资源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前提与基础。近年来,由于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存有诸多问题,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围绕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现状,以及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现状;提升途径
引 言
广西百色市西林地区地处土山土坡,气候温润,适宜林业发展,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林业用地占境内总面积80%以上,森林覆盖率超过75%。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中出现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 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现状剖析
森林资源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森林资源总体上比较丰富,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森林总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地域广阔,覆盖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森林资源占有率较低,尤其是生态林区相对薄弱,生态产品短缺严重,生态差距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很大。加强生态林区建设是迫在眉睫的课题,同时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
森林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森林资源管理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管理经验,促进林业整体有序发展,但还有许多基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如有些基层林业单位管理存在缺陷:管理制度不健全、林木采伐行政审批把关不严、管理中不认真履行职责、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出现“管林吃林”现象;有的出现审批与管理脱节,对木材经营加工监管不到位,常规管理与台帐建立不对应等问题;以罚代法、白水条收费,不按程序进行林政处罚等不健全现象时有发生。
森林资源管理科技含量不高
森林资源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尤其林业的生产与长远发展方面,更要进行科学、长远规划,才能使森林资源得到长足发展,如林业管理中的造林要注重“三分造,七分管”原则,可在有些地方因片面追求造林数量增加,忽视造林质量提高,出现“七分造,三分管,甚至没有管”的非正常现象。管理中科学技术不高,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苗木伤亡,当时看森林绿化面积增加了许多,但最终森林覆盖率却增长甚微,造成林业资源的造林成效不高,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得不偿失。
生态林资金保障体制有待完善
生态林区建设在整个森林资源中占重要地位,可生态效益补偿待遇偏低,造成林农维护的积极性受挫。以广西百色市西林为例:生态效益补偿金为5元/667m2左右,除去林区管理中的有害生物防治、防火措施、林区道路维护等基本费用外,实际得到的生态效益补偿实为3元/667m2左右,这还未计算人工劳务费。收入上的极大差距大大挫伤了林农管理的积极性,致使生态公益林管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2 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途径
提高认识,增强资源管护的紧迫感
森林资源素有“地球之肺”之称,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具有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消除噪声等优点。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利用宣传标语、宣传车、展板、宣传咨询、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