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保险研究 2009年第 11期应用研究 INSURANCE STUD IES No. 11 2009
战略中心型组织理论探析
———谈保险公司组织结构调整
杨传涌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摘要] 当前保险公司推进结构转型,不仅是收入结构转型,同时也是公司服务体系和经管体系
层面的战略转型。国际学术界和大型企业集团经过多年探索,提出战略中心型组织的解决思路,强
调通过战略集中管控,保障各经营单元在有序的战略架构下实现战略转型。它不仅解决了公司横向
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而且为纵向经营提供了协调通道。对于提高保险公司的战略执行力和市场适
应的能力无疑具有较大的意义。在大型企业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战略管
理办公室模式,不同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择机推进。
[关键词] 战略中心型组织;执行力;平衡记分卡
[中图分类号] F840. 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 - 3306 (2009) 11 - 0086 - 05
保险行业结构转型不是单纯的收入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是一项关系到公司管理、经营理念和服务
水平的系统性工程。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归根到底,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要大力
提高,而公司的改革和战略转型就成为必然。从战略理论和大型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来看,改革和战略转型
务必通过强大的战略执行力予以保障。战略执行能力不足,一般来说,会导致执行结果与决策方向偏离、经
营绩效与战略目标脱节。最重要的是,战略执行力不足,将无法确保公司战略转型的成功实现①。
一、对于“战略中心型组织”的理论研究
现代战略理论研究,兴起于 20世纪 50~60年代,正值制造业繁荣之际,难免带着制造业的烙印。最早
的战略理论如计划学派、设计学派、波特的定位学派,重点在于定义战略的边界,而不是战略的形成过程。此
后,对战略的研究角度更加丰富,从企业家、认识论、学习论、权利论、文化论、环境论多个角度解读战略。但
总的说来,这些理论研究并未对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的协调提供综合方案。
在 20世纪末期,钱德勒、明茨博格和米勒等人综合前人成果,形成了较为综合和更加成熟的战略结构学
派。他们重视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的统一,并明确指出战略实际是一项系统变革。结构学派将战略分成多个
组成部分,如战略内涵、战略制定、组织结构和组织流程;强调在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
发展周期,制定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战略,并通过组织和流程的变革来实现战略目标。
20世纪 90年代,是战略执行的理论突破期。罗伯特· 卡普兰和戴维· 诺顿博士为战略执行系统的改
革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1992 年, 卡普兰与戴维· 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平衡计分卡
(BSC) ———业绩衡量与驱动的新方法》。这是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它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
绩管理方法,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
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