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字经》读后感
《三字经》读后感1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8课—— 《三字经》(节选)。当我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时候,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还没有开始上学,妈妈买回来一个大西瓜。切开它时,里面红壤黑籽,水灵灵的,颜色鲜艳,看着就食欲大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没等爸爸妈妈,也没给他们留,就直接的拿起勺子挖着吃。当我吃得所剩无几时,有人从背后轻轻拍了我一下,吓了我一跳,我一转头,原来是爸爸下班回来了。爸爸指着西瓜对我说:“儿子,你就这样一个人吃了?怎么不想想妈妈和我呢?妈妈工作了一天,很辛苦了,还在为咱们做饭,你不心疼吗?你这样做对吗?” 我听了之后,面红耳赤,愧疚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后来,爸爸又给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从小特别懂事,尊老爱幼,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四岁时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自己吃小的梨。也是从那时起,爸爸决定让我背《三字经》,而且给我讲述其中的很多典故。今天回忆起来,9岁的我竟然还没有四岁的孔融懂事呢,真是不应该啊!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永远记住这些名言佳句,让它们随时随地鞭策我,让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再发生。
《三字经》读后感2
从这学期开始,老师在早自习时间,要我们朗读“三字经”和朱子治家格言,我们先读三字经,不久许多人就已经可以背到第四段了,但是我连一段也背不起来。
老师说只要每天念一次,自然就会背起来了,没想到我真的可以把三字经背起来,而且我还超过别人得进度,而且,老师为了鼓励同学,会背的同学都可以吃冰淇淋,所以我也得到一客香甜美味的香草冰淇淋。读经真好玩,也拿到老师的奖励,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老师每天在班级联络簿抄会抄每日一句三字经,先让我们分组抢答字义或故事理解,只要回答,意思有点接近,就分组加分。所以,每次抄连络簿时,我们就赶快查字典,准备抢答。之后,老师再讲解经文的字意或故事,结合我们的生活故事,大大提高同学读经的兴趣。
全班一起读经时,我们先把排好桌椅,清理桌面,桌上只摆三字经,身体自然端正,一手压书,一手指着经文跟着念。我们只要和老师、同学一起朗读就好了,只要同学的声调、速度一致就好了。
我喜欢读三字经,因为越背越有趣,我已经背完朱子“治家格言”之后,我要挑战“孝经”。
《三字经》读后感3
寒假里,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为一句,四句为一组,读起来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书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间传说,也是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
书里虽然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边读一边看译文,渐渐的就懂得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是说:人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了年龄大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刚刚开采出来的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和打磨,就不可能称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读书,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
从中,我懂得了,只有努力读书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才能称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字经》读后感4
疫情期间,我在家读了一本感兴趣的书——《三字经》,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上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有数百句,它精辟地用文字总结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真告诉了我不少知识。
《三字经》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故事、古今贤文、人生哲理等,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它言简意赅,简洁明了,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滋润。我读《三字经》后,觉得它对我帮助很大,它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明白了如何做人,还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的悠久文化。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孔融虽然只有4岁,但是却懂得谦让,将大梨让给更年幼的孩子,要是换作是生活中的孩子,准会吵吵嚷嚷地要吃大梨。但是孔融却很谦逊,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得多。作为福彩的一员,我们有何理由不去学习孔融的谦逊礼让?
《三字经》最后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们去深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而天天玩乐、懒惰是没有益处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应该勉励自己努力去学习。这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可虚度岁月,蹉跎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明天呢?懒惰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断的超越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字经》读后感5
我对《三字经》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