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比如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篇一: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供教育人士参考
如何彻底突破高考体制的难题和困局,实现真正有效的 人才选拔
现在教育改革可以说已经喊了许多年,可以说是亿万民 众千呼万唤,可是教育应该怎样来改,如何才能找到最佳的 教育改革和人才考试评价方式?
我这几年通过多方面的了解情况,许多省市地区的教 师、校长普遍反映,在当地实行的新的高考制度方案还是以 增加一些的新的考试,放到原来的考试基础上,考试项目越 来越多,比如说有的省,最终还是应试教育考试体制,没有 实质性突破应试教育模式和框架。
我认为高考制度的改革应明确真正要改革的思路,高考 制度的改革不应是在原来的高考基础上,继续增加更多的考 试或测试,这等同于碗里的旧药不换,再放入更多的旧药, 并未改变本质。
首先我们应明确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真正应该解决的问 题是什么。
当前的高考制度的本质的,真正的缺陷是只考基础知识 记忆能力和卷面理解能力,只考表面看不到学生实践动手能 力,与创新能力;只看卷面解答,看不到深层技能和综合能 力。评价方式过于片面。
而且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多种多样,特别是有创新思维 能力的人才。
这类人才例如美国著名软件奇才比尔・ 盖茨、google创
始人佩奇、布林等,所以对升学体制的改革应着重发现有创 新、创意能力并极具活力与智慧的人才。
Google创始人
诺贝尔科技类奖项获得者
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核心任务,就是要发现人的综合实 践能力、素质与技能,特别是发现有创新、创造能力,智慧 与活力的人才。
那么如何才能让有创新能力、 有特长、有创造天赋的人, 被发现出来?让出类拔萃的人有展示特长的机会?
古代智者常说:“相马不如赛马。”喻意就是要选良才, 与其用眼睛看来挑选,不如让他们通过竞赛比试,发现各自 的实力,以此选出最杰出的人才。
“选良将,与其纸上谈兵,不如实战验证。”也是同样
的道理。
有效的人才评价方式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到人的 实际技能、综合能力以及特长。避免陷入以增加更多的考试, 放到原来的考试之上。继续加剧应试教育。
改革高考的切实有效方案:
★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之一:学生创新能力大赛评测积
分+全国统一考试+综合素质与表现日志升学制
本方案的基本介绍:
本方案的评价原则是:高校根据学生参加全国创新能力 大赛所获得的积分,再加上高考分数,所得的综合能力分数, 并参照学生在校期间的由高中学校方记录的《高中学生综合 素质与表现日志》选拔录取学生。
本方案的评价特点是:根据学生的科技、文化、艺术实 践创新能力、基础性的课内知识和答题解题技能、在校综合 素质与表现,三个方面共
同评价学生,实现全面衡量与评价每一个学生,有助于 发现在科技和文艺方面有创新力特长、创造性天赋的人才。
具体步骤是:
首先教育部门根据对所有进入高中的学生建立计算机 档案,名称为《高中学生档案》。
所有高中学校,在每一个学期期末,班主任教师对每一 名本班学生表现的进行一次记录。记录的名称为《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与表现日志》(以下简称为《高中学生日志》)。
通常配有校园计算机系统的学校使用计算机记录学生 日志,没有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文本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 课堂综合表现,校内文明素养与纪律遵守情况、学生在学校 里获得的荣誉,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
篇二:中国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中国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究其本质,其实并不是出在高考 本生。高考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综合我国各方面 国情而诞生的,因此把所有矛头都指向高考,显然是不合理 的。如果说高考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话,它也不可能屹 立在教育史
上那么多年而岿然不动。
高考改革的方向:
(1) 保留高考,增加平时考试。高考制度不合理之一一 在于它“一考定终身”制度,无形的给广大考生增加了不少 压力。那么各省市可以在高三一年里增加几次全省范围内的 考试,这些考试的成绩都记录在案,最后与高考成绩加权平 均,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
(2) 强化自主招生。其实自主招生这一形式本人认为
还是非常好的,只是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着 “不公开”的弊端, 致使这种方式有失公平性。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大拥有 自主招生权的学校个数,同时专门设立一个监管自主招生的 部门(可以隶属教育部),并且不同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时 间错开,让每一位考生都有多个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
(3) 改变高考科目的设置。目前大部分地区高考采用 的是“ 3+X”的形式,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必考,然后是理 综(理化生)或文综(史地政)任选一组。虽然考生有自主 选择文科还是理科,但是这种“自主”有着极大的限制。以 后的高考可以这样,语数外三门任然必考,然后从理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