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实践报告书会计
社会实践报告书会计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
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 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 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公正、公开的基础上 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
我名
(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 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
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 (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
银行即按折付款。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 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 .
我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 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 难返的地步。
1、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
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 外币全折人民币)达万亿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
数增长的,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 3073亿元,1992 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t995年突破3万亿 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万亿元, 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 已达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
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 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最低的年份是1998 年的%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 %,gdp的增长与储 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 向个人倾斜。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 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
2、 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 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模占 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 哒右,远低于发展中 的%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
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 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 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 社会矛盾,使国家集中力虽办大事。
3、 使我国的相关调整政策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大打折
扣。比如,针对我国内需不旺、消费疲软的状况,国家出台 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连续下调利率、鼓励消费信贷、 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 刺激教育消费等等,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很不明显, 为什么?
因为储蓄存款记名制掩盖了贫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机构很难
对症下药,对少部分暴富阶层的人士来说 (据非官方资料,
这部分仅占存款人数 7漆阶层控制了约60姒上的储蓄存款 总额),收入只是数字的增加减少,钱对他们来说几辈子也 花不完,该有的都有了,因此他们对刺激消费的政策很麻木。
4、个人信用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 济,一切经济关系要靠信用来维系,没有好的信用制度,就 会产生“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由于互不信任, 交易方式会向现金交易和以货易货等原始的刻板的方式滑 落,“银行惜贷、企业惜投、个人惜借”的悲观情绪弥漫, 造成经济活力日益下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