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初中学校德育工作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学校德育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方源教育 2021/7/13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学校德育工作计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要有与时俱进, 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 希望能帮助到您.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整合教育资源, 加强协作联动, 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一体化的立德行动”长效机制, 有序推进学校德育综改三年行动, 强化育德实践研究力, 提升学校德育领导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课程育人重“融入”
  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推进我校的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提升德育活动内涵, 创设良好育人小环境”. 深化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强化学科教师育人意识,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注重挖掘各学科蕴含的育人价值, 有机融入三维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努力实现知识和道德、教书和育人、教学和教育的统一, 促进学科德育价值回归
. 充分挖掘区域教育资源, 有序推进校本德育课程系统化建设, 引导学生了解上海之源、上善之城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发展愿景,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二、主题活动重“导向”
  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系列教育活动, 注重主题教育和仪式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制度化、序列化、特色化, 着力提升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 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争做新时代上善好少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喜迎进口博览当好小小东道主”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劳动美”社会实践、“圆梦蒲公英”“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等活动. 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活动, 持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诵读、“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
  三、心理健康重“服务”
  迎接市心理健康达标校的复查, 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运用面询、授课、电话、网络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完善医教协同机制, 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配齐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 加强心理辅导室规范化建设.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抓手, 以初中生生涯探索为主要内容, 推进生涯教育. 组织开展“阳光成长”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 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 提升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 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四、协同育人重“联动”
  完善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 进一步加强育人共同体建设.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规范管理, 积极探索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经验, 以“古文化、水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 加强“上善”研学课程的开发建设和研学活动优秀方案的研发与实施.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规范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 构建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学校家委会的三级家委会网络, 强化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功能, 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继续开展家庭教育示范校创建的前期准备工作活动. 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微课程建设, 实现班级微信群等家校互动新媒介的管理制度全覆盖.
  五、队伍建设重“内涵”
  强化育德实践研究. 组织开展新一轮德育干部专项培训, 加强班主任队队伍的分层分类培训, 完善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 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 聚集一线实践中的难点、热点, 组织名优骨干班主任团队, 开展专题研究, 通过校本研修、观摩展示、德育论坛、专家讲座等形式, 不断丰富德育研修的形式与载体, 着力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推荐学校张润等4名教师参加“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项培训
.
  六、管理育人重“引领”
  扎实推进学校德育综改三年行动, 注重提升学校德育领导力. 建立健全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报刊、文化墙、校园网、图书馆和广播电视等载体,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 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结合“迎进博, 学礼仪, 讲文明”修身主题活动, 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要加强学校德育科研的过程化管理, 将行动研究和创新实践有机融合, 组织开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