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北京2008年这场举世瞩目的奥运盛宴中,划过夜空的不仅仅是开幕式中穿越历史长河的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星光、梦想……扮演精彩角色的不仅仅是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还有抢占奥运商机的跨国公司。据全球著名的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可口可乐、麦当劳、三星、阿迪达斯、耐克、GE、UPS、强生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4年一度的奥运商机中各显身手,大展营销策略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企业名单中,我们可以醒目地看到抢眼的12家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他们是可口可乐、源讯、GE、强生、柯达、联想、Manulife、麦当劳、欧米茄、松下、三星、VISA。在北京2008奥运合作伙伴中,阿迪达斯、强生赫然在目。UPS、必和必拓则成为这次国外赞助商中靓丽的风景,闪耀在北京8月的天空。
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看做是目前为止赞助水平最高的奥运会,包括12家国际奥组委长期合作伙伴在内,一共有63家中外企业以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不同身份与北京奥组委合作,刷新了奥运赞助史的纪录。
一些起初本名不见经传的本土公司借奥运之势,通过赞助、合作等手段扩大知名度,从本土迅速扩张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闻名的跨国公司,其营销之道值得分析和借鉴。
三星:从丑小鸭到
白天鹅的国际化之路
在韩国,“三星出身”、“三星标签”是商界和职业生涯的通行证。
而据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星曾经被戏称为“廉价家电制造商”,不仅在国际上属于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在韩国本土竞争中也逊于对手。1988年,4年一度的奥运会在韩国汉城举行,三星敏锐地抓住机会成为奥运赞助商,借助奥运平台使全世界认识了“SAMSUNG”品牌。
此后,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三星进行了事业结构、人才培养、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变革,提出了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的“新经营”管理原则,彻底改变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中心”的思想,从而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并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亚洲经济的奇迹。
尔后,通过1993—2003年长达10年的“新经营运动”,三星成为韩国的第一大企业集团。在这10年中,,资产负债率从291%降低到了68%。在2003年《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中,三星已有3家公司上榜,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分别在500强中名列第59位、第115位、第236位。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星电子在世界电子领域排名第5位。
而今,在中国,三星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三星手机等产品虽然同比价格不菲,却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三星在中国同样不遗余力地推行“新经营”主义,三星中国早已由制造基地的角色向研发中心转换。2000年,三星电子已于北京设立了通信研究所。2003年初,三星电子又在苏州投资700万美元建立半导体研发中心。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及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高度危机感的三星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2010年的年营业额达到270万亿韩币(),税前收入达到30万亿韩币(),三星的品牌价值也将升至700亿美元()。
如今,三星是国际奥委会的TOP赞助商、是北京2008奥运会赞助商。三星一直致力于奥运营销,使自己由一个本不起眼的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