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李商隐的诗词《菊花》赏析
《菊花》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字就道出了黄菊给人视觉、触觉的享受。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李商隐的诗词《菊花》,欢迎阅读!
《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赏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这两句单写菊花的色彩。紫菊是暗淡轻浅的,黄菊是鲜艳明丽的。“暗暗”写出紫菊的色彩并不明丽,“淡淡”指其色浅淡不浓艳。这是紫菊给作者的直观感受,作者连用叠词,突出对淡雅的紫菊的喜爱。而黄菊就不同了,它是那种很鲜亮的黄色,是“融融冶冶”的。“融融”即和暖之意,是触觉;“冶冶”艳丽之意,是视觉,这两个词连用就显得极为精妙,因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诗人在视觉里就获得了触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的效果。
这样的菊花,“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它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这两句谓菊花品质高尚。“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意指菊花不怕重露繁霜的打击,怕的是时光流逝,它不得不衰老枯萎。“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但愿它枯萎后,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
作者眼中的菊花不是避世隐逸的,它是无私奉献的。这里,诗人以菊花自喻,表达了他自己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并不灰心失望,担心的就是时光流逝,抱负不能施展,以虚度了年华。表明了自己不甘隐逸,苛求用世的愿望。
扩展阅读:李商隐的文学成就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幼年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隐的世界观基本上属于儒家体系,其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渴望有所作为的。同时,他颇能独立思考,很早便对“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说教不以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于道德仁义外有何物”这样大胆的想法。在诗歌创作上,他起初醉心于李贺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轻倩流丽的诗体,曾仿照它们写了许多歌唱爱情的诗篇,如《燕台》、《河阳》、《河内》等。待屡次下第和被人谮毁的遭际向他显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他的诗便开始表现出愤懑不平之气和对社会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变以血淋淋的现实打开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大进一步。这时他写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诗,批判腐朽政治已相当深刻有力。
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富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