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韦应物的诗词《幽居》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韦应物的诗词《幽居》赏析.doc

上传人:dyx110 2021/7/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韦应物的诗词《幽居》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韦应物的诗词《幽居》赏析
《幽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此诗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怡然自得的心态。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韦应物的诗词《幽居》,欢迎阅读!
《幽居》
唐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赏析】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诗的前四句为议论,写诗人对俗世人情的看法。诗人发此感慨,并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在这种心情下,他看到的景物自然是明丽恬淡的。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两句是世所称赞的佳句,以白描手法写出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春雨在夜间悄然而至,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中,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已经萌生。春雨一般是细如牛毛的,让人难以察觉,作者称之为“微雨”,准确地把握住了春雨的特点。春雨是夜间来临的,作者并没有眼见,只是由眼前景物生发的感觉,感觉它是来过的。着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流露出些微的欣慰之感。这两句表面写的是春景,实际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很显然,这场“微雨”是很讨人喜爱的,它无声无息间催生了小草,为人间点缀了绿意。“不知”即“殊不知”之意,表露出作者心中的惊喜与欣慰之情。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更显含蓄蕴藉,丰富新鲜。“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对前两句的延伸与烘托,不仅写出幽居之美景,也有诗人悠闲宁静的心境。
后几句写作者脱离***,幽居山林之感悟。他说自己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自己算不上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诗人说自己愚拙,不说自己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既表明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扩展阅读:韦应物的简介
韦应物(737—792),长安人。唐玄宗时为三卫郎。建中二年(781)为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贞元初(785左右)为苏州刺史,后世称为“韦苏州”。所作词仅存《三台》、《转应》数曲。
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的一位。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